正文 第48章 (九)(2 / 2)

他說到此處,不由得搖頭一歎,也不知道是為了川兵懦弱,還是節度使無恥。

此時張仲武兄弟與康氏兄弟二人早已停了爭鬥,各人湊上前來,聽王式與李泳對答。待聽到王式如此評價川兵,張仲武兄弟是幽州寒士,出自民風彪悍之地;康氏兄弟長安軍人世家,亦是鄙夷膽怯無用之人,各人聽到此處,均是大叫道:“川兵如此無用,咱們提兵殺到成都,斬了那李泳,收取三川!”

李忱兩眼一瞪,掃視眾一圈,見他們全數閉嘴,方展顏笑道:“我前幾天觀閱大唐曆朝的文獻,發現川兵無用,還是在武後的垂拱四年,陳子昂便在《書田將軍邊事》的劄子裏提過。他說川兵多半是成都頑民,雖知征鼓之數,卻不習山川之險,每日行一舍之地,便動輒叫苦連天,更何況束重甲而趨前,執矛與敵爭鬥。依他看來,南蠻一人持矛入侵,川兵百人見而奔逃,嘿嘿,這也形容的太過。”

王式苦笑搖頭,向李忱道:“陳子昂說的雖是百多年前的事,今日的川兵,也強不到哪去。”

李忱微微一笑,向他道:“對外無用,對內未必無用。王將軍,你還是即刻回成都,與那李泳虛與委蛇便是。若是底下兵士再找你叫苦,你不必為他們與李泳爭執,善加撫慰便是。若是有哪個兵士缺乏用度,你可至成都近山分堂,領取財帛,多加周濟。”

他直視王式,向他鄭重令道:“總之,一定要把你部下的軍士們拉攏過來,以為己用才是!”

王式雖不情願,卻也不能違拗,立時點頭應諾,答道:“殿下既然有些嚴命,末將一定辦妥,總不能教殿下失望。”

“既然如此,你即刻回成都,不經主帥同意,隨意出外,是違犯軍紀的。”

“是,末將省得。此來漢州,事前向李泳請示,方敢前來。”

王式急忙行禮,轉身便行。身上的鐵甲甲衣拍打在身上,鏗鏘做響,不多時,已經去的遠了。

李忱見他離去,方才向楊明輝等人讚道:“你們看看,為將者,善恤士卒,不畏主帥橫暴,又嚴遵上命,不肯有違軍紀。這樣的軍人,才是真正的將才。”

見各人都是一臉不服,他卻也無意多言。其實將軍有臨陣陷敵,以自身武勇鼓舞士氣者,亦有臨機決斷,以智略見長者;或是體恤士卒,同甘共苦,以使得軍中同心,拚死效力者。

不同的類型,自然也需不同的用法,他適才誇獎王式,不過是要楊明輝等人不可太過魯莽,武勇亦不可過頭,成為徹底無用的蠻將。

見各人再無別話,李忱揮手命各將跟隨,直入後院偏廳之內,待各人在椅上坐定,李忱向康承訓問道:“敬辭,依你看來,大唐騎士,何處最為精良?”

“殿下,若以騎士而言,安西北庭未落處回紇之前,大唐騎士中使用的都是西域良馬,騎士中大有異族終生長於馬背上的,安西北庭一陷敵手,現下隻是以河西隴右的邊城騎士最為精良了。”

李忱見旁人並無異議,便起身令道:“既然如此,張仲武、仲義兄弟二人,帶二十王府中護軍,攜帶錢帛,往鄯州招募良家子弟至漢州。楊明輝與康氏兄弟,往靈州,募兵之後,往鬆州、戎州一帶,看看有沒有吐藩良馬,順便購買。”

見各人起身答應,李忱又肅容道:“漢州無兵,我便是招致幾百精良騎士,旁人自然也無話可說。雖然如此,你們切忌不可弄的聲勢太大,路人皆知。再有,招募良家子為兵時,必須是孤苦無依,或是願意舉家搬遷至漢州方可。”

廳內諸將都是李忱心腹,自然知道此時募兵是為了什麼,各人都是神情興奮,摩拳擦掌,那楊明輝更向李忱笑道:“殿下,招募五百邊城精兵,咱們可就萬事可行啦!”

李忱輕輕搖頭,喃喃語道:“這怎麼能夠!若是要兼並天下,重複大唐盛世,非得在軍製上重新整理,不能複府兵之盛,也得尋一個新的法子,革除現下所有的積弊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