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飯食,幾人也沒休息,開始灌注混凝土。

往一個圓筒狀的物體往裏裝進拌合好的混凝土,吃力的抬起,放入鑽好的孔洞中。

使出吃奶的勁兒拔出那一頭內蓋,往孔洞中塞圓筒,幾人推動活塞,再取出圓筒。

回頭再用活塞費力巴拉吧混凝土往裏推。

等混凝土送進去之後,最後拿根細長的鐵棍去振搗。

一番操作下來二人累的吭哧吭哧,接著去裝第二筒,邊上看明白操作流程的工匠接過杜守恒手中的圓筒繼續下一輪。

整個過程看的祝景瀾胸悶氣短,著實無法忍耐,當眾問杜守恒:“這是你想的法子?”

杜守恒沒敢邀功:“小竇想出來的,還行嗎?”

祝景瀾咽下諷刺的話,隻說道:“東西是個好東西,就是太費勁。”

黃之桐聽到他講話了,雖有些不喜,但態度很端正,“一邊勞作一邊改進,那祝大人覺得如何能不費勁?”

祝景瀾提議道:“你那個圓筒筒可以做的長一些,前頭不必做那麼牢固,取下來太麻煩,後頭也可以加個漏鬥,直接放在鑽孔淺口處就可以裝混凝土了。”

“太長了,活塞推不動。怕裏麵不夠密實。”黃之桐提醒他,

盡管孔洞已經往下傾斜,方便混凝土的灌入,但最裏麵的灌入還是比較麻煩,他們試驗了好多次,就怕裏麵填不嚴實,隻能一步步來。

“那是你們推不動,換成他們可是推的動的。怕太沉重,下麵可以用支架。”祝景瀾看著工匠動手可比杜守恒要輕鬆多了。

杜守恒連連點頭,“你說的有道理,今天先用著,我這就叫他們去焊新的溜溜串。”

“何物?”祝景瀾問。

“隨口瞎叫的。”杜守恒敷衍,他腦海裏響起溜筒、串筒的畫麵就脫口而出了。

黃之桐趕緊打岔:“小高,一定記住混凝土用了多少,千萬不要記錯了。”

這裏的人不識的他們那個世界施工現場的小工具,但是通過混凝土的用量換算,來判斷圓柱形孔洞是否填滿了還是能接受的。

祝景瀾不疑有他,老杜一貫會胡說,所謂術業有專攻吧。他提到戰爭中用到的詞彙,老杜雖然感興趣,也有許多是聽不懂的。

一天下來黃之桐要累的要散架了,晚上還要跟杜守恒總結實操中遇到問題,想出改進方案,連窯場都沒能回。

祝景瀾為她留下竊喜,但也心疼她如此勞累,親自給他們泡了一壺茶,端上一盤果子,就默不作聲的坐在一邊聽他們討論。

偶爾遇到操作或者工具問題給個小建議,發現他們兩個說起理論來一套套的,但真正施工中實用部分卻顯得很匱乏。

特別是黃之桐,明顯的勞作中動手經驗太少了。

用杜守恒的話說就是腦子比手快,祝景瀾覺得是嘴巴比手快。

他喜歡看她此時的樣子,提出不同設想,被別人否定掉後還不死心,聽了別人完善她的想法後,又乖乖點頭說“哦”。

他也喜歡聽她帶著疑惑問他“祝大人你怎麼知道的?”

或者由衷感歎“看不出祝大人還挺厲害的!”

祝景瀾隻能告訴她:“軍隊裏也不是時時都在作戰,不作戰的時候也要研究兵器,各種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