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約翰遜的審判在位於康州的“丹伯裏高等法院”進行,約翰遜的律師馬丁以當事人遭到了鬼附身為理由,為被告進行了無罪辯護,他完整的講述了事件的前因後果,提供了華倫夫婦當時驅魔時留下的錄音,以及大量的有關黛比一家鬧鬼的目擊者證詞,最後還列舉了兩例發生在英國,類似的當事人遭惡靈占據降低判罰的案件,以此來說明辯護的合理性,另外華倫夫婦也在庭審的期間出席,從他們遞交給法庭的一份資料來看,在最後一次驅魔儀式後,也就是一九八零年十月,羅琳·華倫還曾經通過電話,向當地的警方報警,稱約翰遜有可能在近期發生某種可怕的慘案,希望警方引起重視,但對方很快就把電話給掛斷了。
一起對凶徒的審判,突然變成了一場靈異事件,那隻附身的惡靈居然還預言了被告的行凶,在這麼離奇的開展下約翰遜的案子迅速的轟動了全國,也引起了無數民眾的爭議。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就是一起典型的酒後激情殺人,雖然被告一直聲稱自己不記得行凶的具體過程,現場的目擊者們也都為他作證,稱被告在當天進入寵物店以後,就一直處於異樣的狀態,但從鑒定材料來看,約翰遜在當日有少量的飲酒,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在酒後,看見老板艾倫強行拉住黛比的妹妹跳舞時,認為對方是意圖不軌,最終在情緒激動下將其殺死。事發以後,被告與律師商議,利用他們家裏曾經鬧鬼的背景,編了一個故事來為自己辯護,在華倫夫婦和媒體的炒作下,逐漸的演變成了這樣一場鬧劇。但有趣的是,很多有過類似的經驗或者靈異體質的人,卻對約翰遜表示了支持,無法控製身體,半夢半醒的狀態,還有看見異樣的東西,他們認為這些情況和黛比一家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都很符合自己的遭遇,另外,在被捕以前約翰遜沒有前科,也從來沒有暴力傾向和精神問題,最關鍵的是,他們一家一直以來與被害人艾倫的關係都很好,缺少明確的殺人動機,以鬼附身為由來進行辯護並不見得會起到什麼好的效果。
因為輿論的影響,法院對這起案件的審判也格外的謹慎,檢察官要求判處被告死刑,但是辯方律師和約翰遜在庭上的表現,卻讓大多數的陪審團成員更加傾向於被告一方的證詞,他們認為約翰遜的談吐真誠,目擊者的證詞充分,足以證明他在當日的精神狀態存在一定的問題,陪審團的討論一直持續了三天,才得出了統一的結果,法庭最終裁定,約翰遜一級過失殺人罪成立,處以十到二十年的監禁。一名陪審員在事後接受采訪表示,他們其實是想宣布約翰遜無罪,但法官嚴禁他們將惡靈附身視為一種合理的抗辯,辯方又沒有以精神問題進行辯護,所以隻能認定為過失殺人。
服刑兩年以後,約翰遜與黛比在獄中完成了婚禮,在服刑的第五年,他因為在監獄中表現良好被提前釋放,夫妻倆養育了幾個孩子,度過了還算幸福的餘生。
約翰遜在後來一次接受采訪說到,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他這輩子幾乎每天都會回想起,那種在遭到附身後渾身發冷的感覺,這就是這場離奇凶案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