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朝會。(1 / 2)

隨著趙桓將最後一顆“元子”吃進嘴裏,也就代表著元宵節的徹底結束,一切都開始恢複正常,新年的狂歡結束後,大宋真正走上了崛起的道路。

正月十六,也就是元宵節結束的第一天,趙桓特例的召開了一次大朝會,這次朝會在京七品以上官員全部參加,那些回到京城述職或者是探望親友,還沒有離開的官員,也一並全部參加 數千人的龐大規模,是以往所沒有看見的。

沒有一個人敢否定這場朝會的重要性,“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群臣的一聲聲叩拜,靖康三年的第一場朝會終於開始了,分列兩旁的文武,站在殿外的臣子,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沒有一個人敢有絲毫的懈怠,畢竟這不光是一場大朝會,更是一場有著重要決定的朝會。

誰要是在這裏犯錯,後果不堪設想。

要是在這種場合犯錯了,不管你是誰的學生,又是誰的同窗或者同僚都不管用,你的官路直接被焊死了。

根本沒有打開的機會,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眾卿,今日是靖康三年以來的第一場大朝會,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宣布,那就是發兵西夏,揚我國威。”

此話一出,一些消息遲緩或者是頭腦不夠聰明的官員,當即便有了疑問,畢竟在他們看來,西夏雖與宋朝多年攻伐,可現在也沒有必要打西夏,畢竟,宋軍剛剛打完一場大仗,正是需要休整的時候。

現在再起戰端,的確不是什麼明智之選。一番思考過後,終於有人跳出來了,而這個人,正是趙桓早就盯上的大奸臣秦檜,隻見他緩緩走出隊列,然後說道:“啟稟官家,微臣以為不妥。我大軍剛剛曆經幾次大戰,死傷頗多,現在既然金朝已經罷兵,西夏也和我們沒有衝突,我們沒必要再起戰端。”

“官家,老臣也是這麼以為的,我大宋自古以來便是以德服人,若是輕起戰端,恐落人口實,日後,其他小國又怎敢真心的臣服於我?”

這次跳出來的是地位還不小,正是曆史上那位張楚的皇帝張邦昌,此人貪生怕死,多次請求割地議和。但是,曆史上他十分不願意當這個偽楚皇帝,多次推脫拒絕,最後還是金人以滿城百姓性命相逼,他才當上了這個傀儡皇帝,在金人撤出汴京後,他又立馬還政給趙構,可見心向漢家。不過,現在他蹦噠出來,的確是讓趙桓有些煩惱。

畢竟他今天想收拾的人有秦檜一個就夠了,再加上張邦昌這個太宰兼門下侍郎問題就有些大了。

於是他果斷打斷張邦昌發言並用眼神震懾他,“好了,張相公這件事朕自有打算,你不必再多言。”

聽到這話,身為遊走在朝堂上幾十年的老臣,張邦昌立馬就聽出了趙桓弦外之音,恐怕自己再說必定落不了什麼好下場,於是訕訕的退了回去。

見張邦昌退回去,趙桓便將火力全部集中在秦檜的身上,那些早就和趙桓準備好的文官立馬出來彈劾秦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