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趕者的滿不情願,被其他核心看在眼裏,感覺王揚的笑容裏多了幾分壞意,不寒而栗。
其實想要把親情道德的觀念推廣出去,還有一個障礙。
那就是,那些父母們,會不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負擔,覺得很不耐煩?
這種情況下,那個孩子受到的,肯定是父母漠不關心,甚至恨不得一腳把自己踢出去的感覺。
這必然造成很壞的影響,對那個孩子不好。
這個可能性很大,誰叫這是以前沒有的東西,難道還有義務一說?
以前真有,每個人都得無條件的為部落奉獻,可後來大家不也是不滿足了嗎?
所以王揚推出個人財產的概念,實際上是減掉了這項義務,變成為自己工作,這樣大家又開心了。
懶惰,是很多動物的天性,人類自然也不例外,能少一分義務還巴不得呢,誰希望多一分?
何況這個義務還得自己貼錢,貼人力,貼物力照顧,顯然和眾人目前具備的價值觀念相衝突。
相衝突的話,就會引起反感,他們不可能,也不敢對王揚反感,又不會責備自己的風流,那就隻好把怨念轉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個很難甩掉的包袱。
長久下去,下一代的孩子們因為受到上一輩的排斥,又因為大家都是這種觀念,為了融入人類社會,就算有心想對自己的後代好一點,估計也得排斥。
長此以往,一件好事就辦成了壞事。這就很麻煩了,那時候想再扭轉。就無比的頭疼。
曆史上有沒有這種義務?有啊,不過卻不是由父親養。而是母親養,畢竟有母愛的支撐在。
而那時候,也是跟母親姓的,大概在五千年前至四千年前的原始時代左右。
所以那時候是母係社會,母係社會的標誌,是生產力低下,生產力不重要,重要的是勞動力,需要人口。
男的不能生。隻有女人能生。
另一個則是,那時候沒有科學,所有男人都認為女人很神秘。
為什麼?男的要是流血,肯定是受傷了,受傷了原始人類又不知道衛生,感染幾率很大,一感染,就得死了。
可是女人不一樣啊,女人月月都流血。卻不見有事兒。
對科學的無知,以及對人口的需求,造成了女性獲得絕對地位的領導權,世界各範圍內的原始人類。最早的第一尊神,無一例外的都是女神,其實就是母係社會的縮影。
這也是中國的女媧時代。後來到了伏羲,就進入了父係社會。這時候勞動力也很重要,但生產力的作用提上來了。
男人的優勢盡數發揮。徹底占據了主權,而這時候,養孩子,還不是義務,甚至要殺首子。
因為男人們並不確定,女人生的第一個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原因無它,男人雖然占據了主權,但女性在擇偶上還沒有改變,胡亂的“一夜情”。
那時候可不談自由戀愛,甚至沒有包辦婚姻。
部落攻打部落,打下了,男的要麼殺了,要麼做苦工,女的,全收了。
有了這種保證,似乎,有一小部分家夥願意養了,但男人們的野心是會膨脹的,並不滿足於此的男人,就開始要女人們守貞操。
剝奪女性地位,灌輸洗腦常識,這才有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
這一時代,和王揚目前管理的現狀很像,
首先,都有了相對長久的穩定配偶關係。
其次,母愛沒得說,義務養子是肯定的。
最後,父親們還是不願意養育子女。
但這三點,又有不同,首先,相對長久的配偶關係,王揚建立的可是自由婚姻製度,關係比以前穩定了,但還沒上古時的奴隸製度穩定。
其次,母愛雖然沒得說,但上古時期,人類已發展了無數年,人類的情商早就進化得非常高,母愛大得嚇了,會一直養育成人。
而這時候,母愛還沒那麼偉大,養到孩子能自己吃喝行走,就不管了。
最後,上古時,已經有了養育子女的概念,男人們隻是不想養,或者不願意養。
而這時候,壓根就沒有自己養的概念,除了奶水,尿布啥的不都是國家提供的嗎?況且現在還有牛奶羊奶什麼的,貌似連奶水都不提供了……國家幫著養算了。
這幾乎已成共識,突然改變,能不引起反感嗎?
這群猿人想自己痛快完了,把孩子甩給國家,王揚是絕對不允許的,他就是要讓他們養,誰叫你吖當時光顧著自己痛快來著,你不會射到牆上去?
說是這麼說,但是也不能貿然改變,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男人們還是不想養孩子,父不父,子不子,影響極其惡劣。
強硬改變的結果,就會變成道德敗壞的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