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霍去病一戰封侯(1 / 2)

元朔五年春,武帝共發動10餘萬大軍,由衛青擔任主帥,兵分兩路,出擊漠南。

其中西路軍是擔任主攻的,分為兩隊,一隊由衛青親自統領3萬騎兵,出高闕北進;另一隊由遊擊將軍蘇建、強弩將軍李沮、騎將軍公孫賀、輕車將軍李蔡等統兵數萬,出朔方,直接進攻右賢王的王庭。

東路軍由大行令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統率數萬騎兵,出右北平,進擊匈奴左賢王,牽製其兵力,以使其無法支援右賢王。

衛青的東路軍出塞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襲六、七百裏,乘夜悄悄包圍了右賢王的王庭(在今蒙古國南戈壁省)。

由於王庭遠離漢境,匈奴右賢王做夢都沒有想到漢軍能悄無聲息地摸上門來,因而毫無防備,王庭都已經被衛青的騎兵包圍了,右賢王還正在醉熏熏地喝酒呢。

衛青見狀,立即指揮漢軍發起突然進攻。

匈奴亂作一團,根本無法組織有效抵抗。右賢王慌忙帶著他的愛妾,領著數百精騎突圍往北逃走。

衛青急令輕騎校尉郭成等率軍追擊。右賢王逃得比兔子還快,郭成等追出了數百裏,終究沒能追上,隻得遺恨返回。

此戰,衛青軍大獲全勝,俘獲右賢王部眾男女1萬5千餘人,裨王(匈奴小王)10餘人,牲畜數十萬頭。李息、張次公統率的東路軍也完成了策應西路軍的戰略目標,並打擊了左賢王。

衛青大軍奏凱而歸,在此之前,捷報已送到了長安,因此,大軍剛回到塞內,武帝已派使者捧著大將軍印來到衛青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規定,諸將都歸衛青節製,並加封衛青食邑8千7百戶。

大將軍是漢廷最高武職,相當於文官最高的丞相,大將軍下麵是驃騎將軍,位次於丞相。然後依次是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右中前後將軍,都是金印紫綬,秩位都相當於上卿。

武帝對衛青實在是讚賞到了無以複加,衛青已經封侯,有劉邦的白馬之盟在,封他為諸侯王是不可能的,於是封他三個年幼的兒子為侯,大兒子衛伉封宜春侯,二兒子衛不疑封陰安侯,三兒子衛登封發幹侯。

衛青拚命辭謝,說:“臣得以進入軍中效力,全仗陛下的神靈,這次出征大捷,全是諸校尉力戰之功。陛下已經增加了臣的食邑,臣的兒子尚在繈褓之中,未有任何功勞和苦勞,就都列地封侯,這不利於勸導士卒力戰。衛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武帝說:“我不敢忘記諸校尉之功,你兒子封侯的事,就這麼定了!”

接著,武帝下詔給禦史:“護軍都尉公孫敖,三次跟隨大將軍出擊匈奴,常接應諸軍,這次又率領一校人馬(五百人)禽獲了匈奴之王(裨王),以一千五百戶的食邑封公孫敖為合騎侯。”

隨之,又將這次跟隨衛青出征的騎將軍公孫賀、都尉韓說(韓頹當之孫,韓嫣之弟)、輕車將軍李蔡、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全部封為列侯!

東路軍的將軍李息、將軍李沮、校尉豆如意也因戰功而都賜爵關內侯,關內侯本來是沒有食邑的,這次卻破格賜給他們三人食邑各300戶。

匈奴右賢王的慘敗令伊稚斜單於大為惱怒,同年秋天,他派出1萬餘騎兵侵入代郡,殺代郡都尉朱英,劫掠千餘人而去。

武帝大怒,次年春令大將軍衛青統率10餘萬騎兵再次出擊匈奴。

這次,武帝改變了以往臨戰臨時編組軍隊的做法,建立了中、左、右、前、後諸軍,其中,中將軍公孫敖、左將軍公孫賀、前將軍趙信、右將軍蘇建、後將軍李廣,這5將都由大將軍衛青統一指揮,並任命李沮為強弩將軍,統率弩兵部隊(強弩軍),而強弩軍也由衛青直接掌握。這樣一來就提高了諸軍協同作戰的能力,這是漢武帝對匈奴用兵以來,軍隊編組最為嚴密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