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開發債券(2 / 3)

太多的士兵從軍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的吃飽穿暖,第一次可以過個舒服的年。他們感恩戴德的同時,黃來福的聲望也在兩鎮軍隊中達到了頂點。

而看到當兵比起以前的待遇,至少在這種連續不停的災年中可以吃飽穿暖,許多附近的民戶們都是產生了別樣的心思,第一次起了當兵的念頭。往年那些逃亡的兩鎮軍士們,也第一次有了回歸隊伍的心思。

相比餘鎮,今年山西鎮大同鎮連普通軍士們都可以吃飽穿暖,過個舒服的好年。這種明顯的對比,讓附近的宣府鎮,延綏鎮的官兵不可能不有別樣的心思,消息再繼續傳開,更是在九邊餘鎮引起轟動。

而放在朝中,對於黃來福很輕鬆就解決了今年兩鎮軍隊的吃飯問題,內閣及戶部的官員震驚黃來福能力的同時,心情的酸甜苦辣自然是說不清楚。

相比薊鎮及遼東鎮,山西鎮大同鎮雖不算是大鎮,然而兩鎮十幾萬的軍隊,還有幾萬頭的馬匹,每年需要的糧餉草料也是個巨大的數目。

每年冬後,內閣及戶部兵部都是相互吵鬧扯皮後,才勉強支應一些糧餉發往兩鎮,而且每年的運糧運餉的都是不足,相比黃來福的大手筆,便顯出他們的藐小來。

心情不舒暢是一個,如果幾年後黃來福真的解決了兩鎮的軍隊糧餉問題,如此大的功勞,該如何安排這個黃來福呢,難道讓他以一個武人身份進入內閣不成?

眾官心情複雜的同時,萬曆皇帝卻是非常的高興,黃愛卿一入兩鎮,立時就解決了今年兩鎮十餘萬軍隊的吃飯問題,果然是個人才,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

當然了,發糧發餉的同時,黃來福也對兩鎮軍中的各樣弊端進行嚴厲的糾察。

支給糧餉的總督府各人每到一處,都是嚴格核察各處的軍士人數,清點實際的兵員及馬匹數目後,便造冊上報,以為以後的發餉依據。

雖說有些領兵將官,或是各道的文官們,在聞聽黃來福將要舉行的新政後,都想辦法拉來了一些青壯填補人數,不過由於此時當兵是民間普遍認為的低賤危險職業。

而且這時黃來福的糧餉還沒發放下去,青壯民戶們也沒認識到當兵的好處,所以各人的努力並沒有多大的成果。

最後核察的結果,幾乎每隻軍隊中,都存在著這種吃空餉的現象。兩鎮定額的十八萬軍隊中,至少有近六萬餘軍士,兩萬餘馬匹的空餉數額。

由於吃空餉,喝兵血是兩鎮軍隊中的普遍現象,法不責眾,所以對於這個第一次核察的結果,黃來福決定給於默認,不過此後核造兵冊後,如果下一次還有誰敢吃空餉,喝兵血,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當然了,黃來福嚴察軍隊中的吃空餉問題,而且以後發餉又是唱名與給,將糧餉實際地發到了每個軍士們的手上,最少程度減少了許多人貪墨的機會,這自然冒犯了一些文官武將們的利益。

此後幾年中,兩鎮發生了若幹次心懷不滿的官將們挑動起的暴亂,不過都被黃來福嚴厲地鎮壓下去,大殺出手,豪不留情。

有三營近萬強悍的嫡係軍隊在手,沒有一次暴亂時間可以超過一個月。就算朝中有人以此作文章彈劾攻擊黃來福,也都被萬曆皇帝袒護了下去。

發放糧餉,核察兵員後,己近年關,這時,黃來福對兩鎮軍馬的考核又轟轟烈烈地開始。

黃來福說到做到,全數下發糧餉冬衣,而且又嚴格核察兵員,贏得軍心的同時,也讓兩鎮軍隊麵貌為之一新,很多將兵身上第一次有了軍人的英氣。

而此時,黃來福準備考核全軍,將兩鎮軍馬劃分等級,分為甲等軍,乙等軍,丙等軍的消息早己傳得沸沸揚揚。

甲等軍裝備待遇最好,種種福利都讓人眼紅心熱,又是薈萃兩鎮軍隊的精華,真正的英雄豪傑彙集之地,聽說連天子聽聞後都是對此大加讚賞。誰不向往?誰不想進入甲等軍,讓別人高看一眼?

一時間,兩鎮軍士內心中的豪情都被挑動起來,大家都是賣力表現,希望自己被選入甲等軍中。普通軍士如此,那些軍官們當然同樣是如此,誰不希望自己也能進入甲等軍中,領著一隻虎賁之師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全軍考核在第二年的三月中全部結束,最後有近四萬人被選為甲等軍,其中騎兵一萬,步軍三萬。他們將擁有兩鎮中最好的待遇及裝備,最嚴格的訓練,作為以後兩鎮軍隊中征戰的主力。

甲等軍挑選出來後,萬曆皇帝非常重視,親自下旨勉勵,賞賜多個營號軍旗,還派出自己的心腹太監前來協助黃來福管理軍務。

以後這隻軍隊,在春夏無事時,仍在兩鎮各路中防守,平時嚴格訓練。到了秋冬時,他們統一調集到五寨堡中,稽查訓練的同時,還將作為征戰專備之用。

當然了,不是成為甲等軍的軍士及將領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軍隊三級製一分,最大程度地激勵了兩鎮軍士們的上進心。成為甲等軍士固然讓人羨慕,同時也讓餘者的乙等軍丙等軍士們眼紅,大家紅著眼,當然也都希望自己能入選。

每年冬天的全軍考核時,甲等軍中不合格的軍將們,同樣會被淘汰入乙丙軍中去,這個臉可就丟大了。所以乙等軍丙等軍士們紅著眼,甲等軍士們同樣不敢怠慢。

一時間,一股爭強好勝的風氣在兩鎮軍中彌漫。

……

萬曆二十八年正月,公元1600年2月。

黃來福突然上書皇帝,希望能在五寨堡開設軍校,以培養忠君愛國,為國殺敵的將才。為體現皇恩浩蕩,還希望皇帝能派出德才兼備的人來指導軍校的各項管理事務。

黃來福的奏本一上,便引起了大明官場的喧然大波,這些時間,黃來福幹的各樣出格的事情己經夠多了,現在以一地方武人身份,還想辦武學?

一時間,官場上說什麼的都有,其中不泛誅心之言。大明正統以來,雖然也在兩京建立了武學學堂,以為國家的儲養備用之用,歸兵部的武庫司掌行。

不過顯然的,說這種武學培養各種弱不禁風的文人還差不多,培養合格的軍官武將,顯然是有心無力。要不然的話,戚繼光在總理薊鎮練兵時,要開設武校,專門向鎮內的各將官們教習一些基本的東西了。

反對黃來福奏本的官員如潮,雖然各人說得冠冕堂皇,其實歸根到底,還是文武之爭。不過萬曆皇帝卻是心動了。文官集團的強大力量,己經讓他深深忌憚,是應該扶持起一個武人集團與之相抗衡了。

而且黃來福奏本上的話很讓他動心,可以以大明各處久經沙場,現在正在榮養的老軍官們來教習學員們韜略,沙場征戰之能,形成係統的訓練製度,增強大明軍力。

同時間,在軍校培養各種將才的同時,還可以向他們灌輸忠君為國的道理,讓他們忠勇為國,可說是一舉兩得。

一時間,萬曆皇帝眼睛發亮,越想眼睛越明亮,將軍校的建立拔高到一個非常高的層次,到了最後,五寨堡軍校己經不是一所地方似的軍校,而是國家層次的軍校了。

到了這個程度,黃來福也幹脆再出主意,建議將五寨堡軍事學院命名為大明皇家軍事學院,以後學校出來的將官,都是天子門生,定可大大提高學員們對皇帝的忠誠度,出現一大批忠於皇室的國之將才。

萬曆皇帝欣然同意,不但親自擔任軍校的名譽校長,還親手禦賜了“大明皇家軍事學院”幾個金光大字作院名,同時還手書了“忠誠,奮勇,嚴謹”等六字校訓,而且又派出自己一員心腹太監作督導。

見萬曆皇帝如此,百官們自然是不答應,這年頭,還有什麼是不許文官們插手的?軍校的設立看來己是無力回天,隻能退而求其次。最後在吵鬧之下,兵部武庫司的一員郎中也被選為軍校的一員督導,才暫時停止了這種吵鬧。

理所當然的,黃來福成為軍校的校長,很快,軍院相關的事務便緊鑼密鼓地展開。建立校舍,從九邊各鎮中選拔聘請各個軍事經驗豐富的退休老將官,選拔兩鎮中各個衛所營軍的軍官及舍人子弟入校學習等,一步步有條不紊地進行。

五寨堡建立的大明皇家軍事學院成為當時大明的熱門話題,不但是山西大同兩鎮,就是餘者九邊各鎮的軍官子弟們,也是對此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千方百計想成為軍校的一員。天子門生啊,這個金字招牌誰不想要?

幾個月後,被後世譽為大明近代軍隊搖籃的皇家軍事學院在五寨堡開學,當第一期新生進校時,學校舉行開學典禮,黃來福與兩位督導都作了訓詞。

按學製分,軍校分為初級軍事指揮班,中級班,高級班三種。

初級班培養百戶,百總以下的軍官,學製二年。中級班培養百總到守備一級的軍官,學製三年,同時輪訓有升職機會的百總以上級別軍官。高級班培養守備上以上的軍官,學製四年。

不但如此,軍校內還有諸多炮科、工科及參謀科等科目,還有很重要的政治科,學員們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關於軍校的治軍思想,主要來源於中國傳統的治軍思想,兼容黃來福的一些新式理念。其主要體現在“勤以訓練,厚以教養,嚴以軍紀,指導之以效忠皇明政治觀念”等幾個方麵。

從以後的事實效果來講,軍校的作用是巨大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將領,讓學員明白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對大明軍中良好作風的形成,軍隊戰鬥力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