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天下歸一(終章)(1 / 2)

莊重的大殿外,此時正在進行著例行地祭天大典,同時也是大軍即將開拔出征的誓師大會。

這一次是這些年來首次沒有大漢大將軍淩巴統帥的大軍出發在即,可這些將士們的決心卻絕對不會少於以往,因為天子已經說了,統一天下,是“老師與朕共同的願望,願三軍將士共勉,再接再勵,席卷江東,統一天下!”

毫無疑問,淩巴在大漢三軍將士們心中的地位和聲望,即便是在已經確定了其不知所蹤的今日,卻還是無人可以挑戰。

當然了,對外宣稱,自然是說大將軍太過操勞、厭倦俗世、外出遊曆去了,雖然這理由很牽強,而有心人自然也不會相信這種版本的解釋,畢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怎麼洛陽淩府的人一夜之間,都好似全部失蹤了一般,不僅如此,就連那大將軍義子、大漢五虎上將之一的“西涼錦”馬超馬孟起也沒再出現過了,這其中沒什麼問題才怪呢;但偏偏那些單純的兵油子們卻反而都相信,甚至還差點搞出了一個什麼“祈願大會”來了,說是為了祈禱淩巴盡快歸來,同時也希望他平安順利,雖然樸實簡單,卻也能夠讓人感覺到他們的拳拳之心。

而至於朝廷內外,以前曾經有些聲音,發出了不和諧的關於大將軍功高震主的叵測言論,這種時候自然漸漸消散去了,聰明人都知道該怎麼說,就算還有些人犯傻揪著不放,卻也不會再有人當回事兒了,畢竟你就算是想要攻擊也要找到對象才行,現在別人人都沒在了,這樣還有意思麼?

顯然,現在這些情況和淩巴決定離開時所料的差不多,甚至或許在某些方麵,還要更好。

自然了,淩巴的離開,除了家人和一些手下跟著,其他絕大部分的人,如賈詡、郭嘉,乃至於彭悳,還有趙雲、諸葛亮等人都沒有能跟著,淩巴也不可能讓他們跟著,實際上如果不是馬超使性子,而且淩巴和他有著不一般的父子情,也不願意就這麼告別他,才帶上了他,在淩巴本來的計劃裏,也是更希望馬超能夠真正縱橫西北的,至於其他人則一概都是瞞著的。

當然想來事前,如荀彧、賈詡、郭嘉乃至王允等人應該都會猜到一些的。

不過留下這些人,除了覺得跟著自己沒必要之外,自然還是想要他們在繼續為大漢的建設發光發熱,畢竟如今的大漢朝廷雖然可稱霸絕天下,但畢竟還是沒有在實質上完全統一,而且不說外界,就是朝廷內部,本來因為淩巴的強勢而抱成一團的北朝這邊,正如周瑜所說的那樣,實質上也並非就是鐵板一塊兒的,在淩巴久久沒有現身之後,自然也出現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混亂時期,期間也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從側麵也可以反映淩巴的影響力,而最終結果,卻也能夠證明,淩巴留下這些人,自然都是有那個必要的。

要說小皇帝劉協如今已經是完全大權在握了,但在淩巴沒有在的剛開始那一段時間裏麵,洛陽還真是好一陣人心惶惶,就算是皇宮裏麵,沒有能夠被小皇帝鎮服的顯然也是大有人在,但劉協很快就表現出了他不同尋常的手段,來證明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傀儡皇帝,更證明了這些年來淩巴始終堅持的諄諄教導沒有白費,現在就是收獲的時候了。

其實要說劉協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心裏麵沒有緊張是不可能的,但在心裏麵抱著不能夠讓淩巴失望的念頭,同時也不斷思考著怎麼樣如同老師所說的那樣那樣將所學融會貫通、活學活用,尤其是要運用到當前這個局麵中去,在耗費了大量腦細胞,同時自然也少不了淩巴留下來的一大批文武人才還有火影衛的輔助下,一切安排得倒是井井有條。

而劉協在這其中偶爾表現出來與淩巴可謂截然不同的果決狠辣,也讓得原本因為淩巴命令而留下來幫助心底裏並不見得多瞧得起這個小皇帝的原來淩巴手底下的一大批驕兵悍將們認識到了他的不同凡響,就算不可能因此就順利完全歸服在他腳下,但至少他已經走出了堅實的而且成功的第一步,而且因為這一個好的開頭,接下去的步子,也將會很順暢也很自然。

當然了,這其中以淩巴馬首是瞻的大漢軍隊在淩巴遺留下來的訓則的首肯下最早向劉協宣布實質上的完全效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既震懾,同時也增加了劉協地底氣,而劉協對軍隊的調整幅度也是逐漸加大的,對於淩巴在時任用的將領,也大部分繼續重用,隻是某些部分自然也需要安插進自己的人,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完全就隻是為政者、為君者的手段。

也因為其手段的溫和和循序漸進,這一係列穩步發展的變動,最終也並沒有引發什麼排斥和反感,卻在實質上進一步大大加強了劉協對軍隊的控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