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闖關東(1 / 2)

跟-我-讀WEN文-XUE學-LOU樓記住哦!

1907年,初春時節,張瑜一行北上,當時東北三省還被統稱為滿洲。而此時的滿洲正經曆著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被中國曆史稱為:闖關東

每年都有數十萬從山東直隸的百姓出關尋求出路,當然在遷移過程中也有許多因為疾病,饑餓、匪患乃至官兵的盤剝。而死於路上,尤其以錦西一代土匪最為猖獗,在上海關至錦州的路上,遍布屍骨,哀嚎聲不絕於耳。簡直人間地獄。

關外的一路上張瑜也是痛心疾首,但卻不敢放慢,因為一旦放慢,說不準那些難民會做出什麼,回想自己生活的時代,雖有偶處不足,但絕對算上太平盛世了。

此時一股豪情湧上心頭,百姓有此磨難,身為男兒怎能置之?

張瑜加快了馬車前進的速度,隻希望自己更早的到達奉天,再行謀劃。

快到傍晚,終於前方出現見到一座小城,張瑜按現今的地圖回想,知道應該到綏中了,這個介於上海關與錦州之間的小城,此時在夕陽的映襯下更顯荒涼。

張瑜在城門並沒有被如何盤查,因為對洋人乃至穿洋服的人,清兵都是十分“尊敬的”。而其他普通百姓入城是要被盤剝一番的,這些豺狗兵痞什麼都要,沒有”孝敬“的,打上幾鞭子、踹上幾腳或者根本不讓進城。晚上附近土匪似乎很有默契的對城外露宿的略劫一番,燒殺掠奪無惡不作,城上的官兵視若無睹。

張瑜在城中客棧中,雖然說是客棧,也隻是幾間土房,但比起在街邊睡覺已經很不錯了。聽著城外的哀嚎,心如刀割,一夜未眠。

天亮開城門時,張瑜駕車急忙前往城門,希望自己能力所能及幫助幾個百姓。

當走到城門時,卻看見一位壯漢正在於守門小兵推搡一團。七八個兵勇都奈何不得。

張瑜上前高聲喝止:“各位停手“

經此一喝,居然都停了下來。張瑜此時才仔細看了看這位壯漢。

身高足有190cm,虎背狼腰,國字臉一字眉,用一個詞形容:方正。留著連腮胡子,歲數看不太清。

一個小兵過來說道:“為何停手?“邊說邊不時地揉著腫脹下巴。

張瑜笑道:“誤會了,給位差官,這是我一位朋友,昨日失散,今日想必心切,動手相傷。”

此時又過來一個清兵,應該是個城門官,說道:“是嗎?此人分明是亂黨,看把我兄弟們打的。”

張瑜看著這些鼻青臉腫的清兵,心裏暗罵:一幫飯桶,就會魚肉百姓,活該被教訓。但表麵說道:“哎,大人多包涵。”說完遞上一錠銀子。

那城官立刻變怒為喜,說道:“既然是你朋友,算了,進去吧。”當時洋人在中國享有外交豁免權,清兵是耐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