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1年10月底,似乎出於默契,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稱病上奏辭職。11月1日,攝政王載灃被迫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為內閣總理大臣組閣。11月2日,在攻下漢口之後,袁世凱便按兵不動,開始暗中與南方議和。11月3日清政府頒布《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11月6日,宣統帝下罪己詔,釋放革命黨刺客汪兆銘、黃複生、羅世勳。11月13日,袁世凱帶衛隊抵京任內閣總理大臣。
而作為其進京的第一步,袁世凱下令所部一萬新軍迅速出擊,按早已製定的戰略布置,控製京津等處戰略要地,自己領大軍直奔北京。
戰略布置為三線防禦,第一以天津城區為依托,以辛莊、小站、河頭鎮為支點布置防禦;第二以廊坊為中心,薊縣、霸州、香河、固安為支點布置防禦;第三就是以北京為中心,燕山山脈為依托,房山、大興、通州、順義、懷柔為支點,豐台為樞紐,布置防禦。此計劃周密,執行迅速,新軍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占領各處要點。
11月16日,組成袁世凱內閣。12月6日,袁世凱迫使醇親王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位,退歸府邸。12月16日,調馮國璋來接蘀禁衛軍總統,解除良弼禁衛軍第一協統職,調禁衛軍炮隊支援圍剿山西革命軍,分散禁衛軍力量,又用準備出征的名義把禁衛軍調出城外,派段芝貴另編拱衛軍,駐紮城裏。北京完全被袁世凱所控製。到12月18日南北議和談判開始之前,當時關內18省都發生過武裝起義,其中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共十三省宣布獨立,隻有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在袁世凱控製下。
袁世凱可謂大權在握。袁世凱的陰謀得逞了,其以退為進,驅虎吞狼之計,即瓦解了載灃頑固派勢力,借助革命的力量,使清王朝對自己充分依賴。隻是他沒有想過,那些飽受戰爭之苦的同胞,那些因此付出生命的仁人誌士,其達成一己私利而陷天下於不義,如此實乃軍人最大的恥辱。
袁世凱不久頒布了新屆內閣成員:
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封一等侯)
外務部
外務大臣:梁敦彥
外務副大臣:胡惟德
民政部
民政大臣:趙秉鈞
民政副大臣:烏珍授步軍統領,仍兼民政副大臣)
度支部
度支大臣:嚴修
度支副大臣:陳錦濤病免)、周自齊授)
學部
學務大臣:唐景崇
學務副大臣:楊度辭免)、劉廷琛授,十月縀九病免)、張元濟授,十二月十六日張元奇署)
陸軍部
陸軍大臣:王士珍
陸軍副大臣:田文烈
海軍部
海軍大臣:薩鎮冰
法部
司法大臣:沈家本
司法副大臣:梁啟超辭免)、曾鑒授)
農工商部
農工商大臣:張謇
農工商副大臣:熙彥
郵傳部
郵傳大臣:楊士琦辭免,郵傳部左參議梁士詒署)
郵傳副大臣:梁如浩鑲紅旗蒙古副都統李經邁署;十二月十五日法製院參議阮忠樞署)
理藩部
理藩大臣:達笀
理藩副大臣:榮勳
此時自任內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並沒忘記此時身處東北的張瑜和其得力幹將段祺瑞,隨即下令招此二人入京。
張瑜知道,此時北洋軍閥氣數未盡,發動一場徹底革命之時機未到,不敢怠慢,將奉天防務交由褚韋,而將城外大營新軍主力的指揮權交由趙誌代理後,隨即啟程入關。
一路上張瑜馬不停蹄,直奔北京,而當袁世凱再次見到張瑜之時,一場熱情,袁世凱對自己一直關注的年輕將領,也是大加讚賞一番。對袁格外的照顧,其燦爛笑容背後隱藏著什麼,張瑜暗暗萌生一種不祥之感。
新年了,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