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2)

第4章

部隊裏每年的十一月份便要開始進入老兵退役的準備工作,但團營連的政工幹部們其實早在四個月前就已經在悄悄進行,這在到了兵齡該走的老兵們中間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臨飛也在這批複轉退軍人之列,隻是還沒有公布該誰回家的具體名單。這就給那些仍想繼續留在部隊裏的老兵們一個活動的空間和念想。

退伍人員的花名冊早就製定出來了,可是這卻讓連以上的幹部們大傷腦筋,他們仍在為老兵的去留爭論不休。有些老兵是業務尖子,培養了幾年,就這麼走了,不僅讓幹部們有點割舍不下,老兵們自己不願意。他們都在吵著、鬧著不願回家,尤其是從農村來的。他們積極表現拚死猛幹,腦子就一個念頭:不願回家去過那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為了能掙取入黨,為了有積極表現,他們很多事情都會想辦法做的讓帶兵的幹部們無話可說!碰到部隊有政治任務,他們更是拿出黃繼光堵槍眼的英雄氣概去完成。就拿解放軍幫老百姓搶收糧食這件事來說,那可是比割自家的糧食快多了,這也確實讓幹部們對戰士這種愛軍營如家的情懷感動不已!所以在安置老兵去留的問題上,幹部們總是慎之又慎,對那些沒希望轉誌願的老兵,一旦退役,部隊大都也會考慮將表現優秀的戰士通過農轉非作為特殊人才送進城吃“商品糧”,也不枉在部隊的一番表現,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吧。而能留下來繼續服役的,混好了就有機會轉幹,以後就是職業軍人了,再轉業到地方上那也是幹部編製。

當然,這裏也有些連隊幹部為了能在連隊多帶出幾個好兵為連隊爭取榮譽,一時興起信口開河地開出空頭支票,到退伍時又兌現不了而讓老兵罵娘的也不少。

這種情緒在部隊的農村兵中普遍存在,就象是一種病菌傳播了一茬又一茬的兵!而有些兵就是從種病菌堆裏硬是爬出來了!一般的情況下,隻有城市兵很少有要求留下超期服役的,除非是部隊領導確實看好的人。當然也有極少的城市兵因為家庭條件相當艱苦,回去和沒回去一個樣,而要求留在部隊繼續幹的,這些人有文化腦子活絡(最差也是個初中生,不象農村來的兵,中學都沒畢業,甚至小學水平都達不到),他們一旦在部隊鬧起來也是最讓幹部們感到頭疼的。

可部隊是國家的,幹部們再怎麼打小算盤搞小九九護犢子,也隻能按軍律統一辦理。碰到有些蠻橫起來的老兵們,幹部們是既不能訓斥也好言相勸不得!到這份上說啥都是多餘!隻好借各種理由躲避。當然,這些也都是極個別現象,並不是所有的臨退役的老兵都是這般如此,必竟到了退伍兵齡就必須打包回家是個大趨勢,不是誰想怎樣就能怎樣的……部隊永遠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但人都是有感情的。三年來,戰友們都是朝夕相處,一起生活、一起訓練、一起唱歌跳舞,也曾經一起流過血流過汗!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大家庭,長時間地在一起火熱過!這裏麵包含了多少個難忘的春春歲月!軍人的生涯在老兵的心目中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記憶!那曾經的榮辱和激動人心的日子,是多麼值得戰友們自豪和驕傲啊!在青春萌動,激情燃燒的戰友們中,有很多人都是那麼能幹,那麼可愛,那麼優秀,他們中有多少人曾從蒙昧無知中脫穎而出,成為軍中的冒尖戶,成為一名合格的鋼鐵戰士。就要這麼走了,誰的心裏不難過?把他們帶出來的幹部們心裏是最難過的!

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軍營每年到這時最大的反差就是:一邊鑼鼓喧天情真意濃傷心欲絕地送走了老兵,然後返身就是歡歡喜喜地迎來新兵。如同電影院的兩個小場子分別在放映《甜蜜的事業》和《苦菜花》一般,一邊是喜劇,一邊是悲劇。而最折磨人的是這種事情一年中還得經曆兩次,一次是冬季,一次是春季。

臨飛的頂頭上司一營二連連長陳連舉在間隔了大半年的功夫,今天跑到圖書室專門來找臨飛。陳連舉先是很關心地問臨飛學習得怎麼樣?都是在看些什麼書?最後見臨飛一副既無所謂又有點莫名其妙的神態,覺得再不說正題,也許這愣小子就又要翻臉了。便裝出泰山壓頂也無動於衷的鎮定,盡量輕描談寫地說團機關有個宣幹助理的文職空缺,營裏的意思是想在二連報人上去,但最後經過慎重研究,一致認為你是合適人選,而且名單已經報請上去,但編製還在他們二連,也提名正式任三班班長。接著陳連舉還強調說:明年報軍校的名額也一定會分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