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的問題下來,賈蘭早已經啞口無言。
他自認為自己的學問學的不錯,但這些方麵,還真是一無所知。事實上,千百年來,絕大部分的人包括讀書人,都以為隻要學問做得好,考取功名便不是難事,但其實,在現實中,可能影響考試成果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太多了。
隻要熟讀詩書,明了經義便能考中,這不過是人們的妄想罷了。
黛玉提出的,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罷了。而這一部分,還是可以人為想辦法解決的。
倒是站在一邊的李紈,一開始聽得莫名其妙,完全不能理解黛玉的說教,聽到後麵,卻是連連點頭了。
李紈不懂什麼體啊術啊的,但是怎麼為人處世,她懂!
你可以不賄賂,但是,在答題的時候,適當的討好主考官……這是絕對不會錯的方略!而這個,本來是很簡單的事實,隻不過受到的多年的“惟有讀書高”的教育,讓她沒有想到這一點罷了。
或者可以說,原本的科舉,這個能讓她兒子步上青雲之路的東西,在她的眼中還是相當聖潔的一種東西,黛玉卻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不愧是探花的女兒啊!
隻是,想到這裏,李紈又有些想不通了。她平時和黛玉是接觸很多的,回味過來以後,便覺得不對勁——這些話,和黛玉平時為人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能夠說得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身處深閨,卻對科舉都能說出這麼一番見解來的女子,又為什麼在賈府內的評價,一直都是清高孤傲呢?
她明明懂得這份道理,平時自己的行事,卻從來都不圓滑,也沒有去奉承討好哪個人,隻是做到自己身為大家閨秀的禮節罷了。
園中的婆子媳婦奉承她,她從不領情,這可以說是她作為小姐的矜持;但是,人見人厭的趙姨娘,她明明已經以禮相待了,卻又從來不施恩拉攏;王夫人不喜歡她,她也同樣就是那樣,作為外甥女,禮數從來不缺,卻也絕不會可以奉承討好……
這樣的一個人……
哪怕她已經說出了之前的那麼一段話來,李紈反應過來以後,也有一種不可思議,如在夢中的感覺。
寶釵至今也在盡可能的博得賈母的歡心,但是黛玉呢?
明明這麼明白的,也明明知道可以怎麼做,為什麼不去嚐試一下?
甚至,連賈蘭都有這樣的疑惑。倒是寶玉,本來惜春以為,他聽了黛玉說出這麼一番話來,肯定會很不高興,但他好像沒有什麼意外似的,隻是皺了皺眉。
想了一會兒,原本也有些奇怪的惜春明白了過來。
黛玉在賈府的環境確實稱不上好。但是有些東西,絕對不是常規的奉承討好就能夠改變的,這正如同寶釵對賈母的討好。
黛玉明明知道這一切,卻依然我行我素,這就正是她把握的“度”,以及“威武不能屈”的表現吧……
黛玉這個時候,反而不去注意旁人的想法了,隻是再次歎息了一聲,對賈蘭道,“想來你已經明白了?接下來的事,就看你自己了。術之一道,太容易讓人迷失,隻望你聽了我這番話,日後便是平步青雲,也不要忘了‘本’才好。”
賈蘭連忙點頭稱是。
但其實,黛玉對此並不是很抱指望。古往今來,在她眼中能夠涉足“術”卻不忘“體”的人寥寥可數。庸臣從賊忠臣死,這一句話,已經很好說明了這種狀況。
賈蘭不說,光看李紈的表情,她就明白了,李紈……不過是希望她的兒子大富大貴而已,哪裏會管這方麵?她現在,隻怕已經籌劃開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