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錯過了就是錯過了(1 / 1)

:葉先生,你主動了解保險是看中它什麼樣的功能?

Q2:按照你自己的經驗,多少的收益率會讓你比較滿意?

Q3:葉先生,我想問一下你說的5%是指收益還是指絕對收益?

Q4:那請問你說的這個投資是希望做長期的收益還是短期的?比如是你可以把這筆錢放5年還是10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還是說隻能放1年\\2年或者是不超過3年?

Q5:你的意思是比較擔心,如果萬一要用錢的時候,你可能會用這筆錢,對嗎?那請問葉先生在你現在所有的資產配置當中,有沒有一類資產可以在本金100%安全的基礎上,可以產生長期持續絕對收益,並且在你真的需要現金流的時候可以靈活的調配使用,而不影響它原有的增值功能的資產,你有沒有呢?

過渡:事實上保險的理財它不是一種普通的理財產品,它有收益性,但是它更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優質資產,隻是對於不同的家庭和個人而言,年金保險的這種配置,它的功能是以每個家庭的財務現金流的特點為基礎的,因為我們每個家庭的收入方法、工作性質、收入來源、還有花錢的地方,根據家庭的結構,未來剛性的支出,包括我們的結餘,理財習慣,未來有什麼樣的財務目標,這些其實或多或少都不一樣。

因此一個家庭在配置一種重要的優質資產的時候,是建議立足於自己家庭的財務特質去做規劃的。

Q6:葉先生,我想問一下您在谘詢我之前,你是否了解自己家庭的財務特定點呢?

案例二:童小姐 37歲,單身,老客戶 2018年買了40萬重大疾病險

Q1:你還記得當初為什麼規劃40萬的重大疾病保額嗎?

Q2:4年過去了,您的家庭開支有沒有發生變化?

Q3:4年過去了,您的收入有沒有發生變化?

Q4:對未來10年,收入的預期如何判斷?

Q5:如何評估自己的儲蓄能力?

Q6:根據你目前的情況,每年可以結餘多少百分比的收入?

Q7:70%的支出中,有多少是剛性支出?(一定要花的錢)

所以,你有很好的儲蓄習慣,但也有30%可花可不花的錢被你花了。

Q8:對於已有的結餘,是如何打理的?——問投資習慣

Q9:目前的理財方式,帶給你的平均回報率是多少?——收益不穩定

總結:您還是有很好的儲蓄和理財的意識,能夠參與波動性的投資(基金),這類投資的最終收益,並不取決於技巧,更多的是取決於,投資者資產配置的能力和心態,您的基金投資態度是怎樣的,能和我分享嗎?

Q10:如果虧了你賣不賣,為什麼?

Q11:如果賺了你賣不賣,為什麼?

Q12:那賣了以後,錢放哪裏?

Q13:哪兒來,哪兒去,風險同源風險同質,賭桌原理

總結:其實,資產配置的能力考驗的不是單一的資產的增值,而是資產配置的能力,因為資產配置的是功能性配置,底線資產的安全,優質資產的持續增值,和流動性資產的有效配置。

Q14:如果你需要錢,虧了你賣不賣?

Q15:如果你需要錢,可以繼續賺賣不賣?

總結:你發現沒有,如果賣了,那麼你要麼鎖定虧損,要麼失去未來收益的機會,沒有一項對資產長期持續有效的增值是有利的。

Q16:請問在你的資產配置中,有沒有一類資產100%安全,可以長期有效增值,同時當你需要現金流時,可以釋放現金流而不影響他原有增值功能的資產?(龜兔賽跑的故事)

Q17: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在不影響你目前投資理財的基礎上,可以提升你的儲蓄能力,配置一類資產,在您不需要時,他可以持續有效增值,在需要時可以快速高效,低成本的釋放現金流,解決你的流動性,而保護您的優質資產可以長期擁有,可以長期替你增值,是不是可以了解一下?

在你每年可花可不花的支出中,剝離10%,有計劃的存起來。

案例三:LV先生 專業人士,太太43歲,兒子11歲,初次了解保險,之前有谘詢過身邊的同事,覺得保險意義不大。

提問:如何用財務管理的角度與事業有成的專業人士打開話題?

提問演練:

Q1:L先生,現在越來越多像您這樣的專業人士給家庭配置保險,你對這個現象怎麼看?——了解對保險的態度

Q2:您之前有做過這方麵了解嗎?此次谘詢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了解購買的態度

闡述保險的財務規劃功能:保險的90-10法則,家庭現金流管理工具

Q3:L先生,在我們溝通之前,您是否了解家庭財務的情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