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為童試考試中的第一場,在縣署禮房報名,由儒學署教官監試。童試是預備考試,通過才能取得府試資格。
過完春節縣試就開始報名了,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寫具五童互結保單,作弊者五人連坐。還要請本縣廩生具保,稱之「認保」。保其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身家清白,非娼優皂吏之子孫,本身亦未犯案操踐業。
南山書院今年也有不少人要報名參加縣試,所以聯保不需要煩神。至於廩生秀才,這一切由沈院長安排。
縣署禮房,林鬆和四位同窗等待著。輪到林鬆時,書吏給林鬆書寫考牌“林鬆,祖籍姑蘇,年十四,體長五尺兩寸,身材均勻,麵白無須,眉間有一黑痣。”背麵寫上了林鬆的祖上三代的名字。
拿著考牌,林鬆走出了縣署禮房。這考牌,就相當於前世的準考證。可是前世的準考證隻能用一次,這考牌要用到科舉結束,也就是你考完了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之後這考牌才會沒用。
縣試的考期定在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
“少爺,考試用的所有東西都已經準備齊全了。”楊伯以前就伺候過林如海考試,所以知道考試所要用的東西。
“不急,還有幾天才考試呢。”林鬆看了一下,發現楊伯準備的很齊全。
“還是早點準備的好,省的到時候慌亂。”
考期已至,一早楊伯就伺候著林鬆用餐。天還沒亮,楊伯趕著馬車送林鬆去考試了。
今年縣試一共要考四場。第一場為正場,試四書文二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題目、詩、文寫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於七百字。第二場為招覆,亦名初覆。試四書文一篇,性理論或孝經論一篇,默寫「聖諭廣訓」約百字,不得誤寫添改,第三場稱再覆,試四書文或經文一篇,律賦一篇,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默寫前場「聖諭廣訓」首二句。第四場連覆,經文、詩賦、經文,駢文。
考試不外四書文,試帖詩,五經文,詩,賦,策,論,性理論,聖諭廣訓等。題目、詩、文皆有一定格式,不能犯廟諱(已故皇帝名)禦名(當今皇帝名)及聖諱(先師孔聖名),考試文不得少於三百字。 各場卷子十數張,界紅線橫直格,另附空白草稿數張,考試文正、草要全,文字必填相符。卷麵有座位號,交卷後姓名密封。
林鬆在龍門外等候著檢查,這是防止有人夾帶作弊。林鬆因為是林家人,搜查的兵丁對其也客氣了許多,沒有像其他考生一樣,連胯下都要搜查一番。和林鬆聯保的考生也沾了他的光,也被很客氣的搜查了一番。
林鬆的座號是甲乙,並沒有分到傳說中的臭號,也就是靠近廁所的考房。這一點很幸運。
姑蘇城非常富裕,不像有些地方,連考試的房間也沒有,更甚者連考試的桌子,凳子都沒有,還需要考生自帶。
林鬆按照座號找到了自己的考房,進去坐下後就開始等待著考題的發放。
縣試雖然要考四場,可是出的題目倒是也簡單。而且是隔幾天考一場,沒有後麵考試的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