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見二尚書(2 / 2)

“皇上聖明,由其當此任,隻是擔得!”

我滿意的點點頭,看向王國光說道:“王愛卿,吏部乃六部之首,管天下百官之升遷罷絀,可謂拿捏著官員之生死榮辱。若錯委一方官員,則害一方百姓,此次大名、真定二府之事,吏部亦應檢討!”

“此為臣之失職,還請皇上責罰!”

“天下百官有數萬之多,偶有錯視,在所難免。但錯就必改,不能一錯再錯,還望卿能多加督管,務求各方官員皆為造福一地之臣。若錯在製上,製則改之,不能味求依從祖製。以朕看來,製之立定,乃應有利朝政,若是不利者則加於修定,甚而廢之,另立有利之製!就以此次朝製變革而言,朕收各級官員所呈本章數以十計,多為讓朕莫變朝製之本。其等亦不多想想,上千官員不論有本無本,皆來殿前候諭,若朕每日升朝,其尚有多少時間辦公理政?”

“啟奏皇上,臣屬等此舉乃是出於對皇上之忠心!”

“朕不需要此種忠心!說是忠心,這上朝之例,百官又有多少人不痛恨,說不定,每當上朝之時,就是朕被其等謾罵之時!”

“臣等不敢!”兩位尚書一聽我說的這麼嚴重,忙齊聲接道。

“忠不在於言,而是置於心,行於手。若臣工們能多加自律,辦好差事,就是對朕最大之忠,亦是與民最大之福!朕並非不守禮法之人,但此般流於形式之朝製,朕寧願廢之。還望兩位愛卿能多加約束下屬,莫再上此等本章,多些心思與政事之上!”

“臣遵旨,”兩位應道。

這就好,叫你們來本來也是有這樣的想法。隻要你們兩個人的手下門人不再來反對,那上這種本章的人自然會少上一些。我隻要一個個都這麼處理一番,反對我的聲音也就減弱了。更不可能發生“靜跪示威”的場麵!不過想想,我剛才說的話裏也有些問題。雖說我不是萬曆,可別人不知道,也不可能讓別人知道啊,萬曆以前做的錯事,我自然隻能擔著!於是補充說道:“以前朝政之事有先生分擔,朕亦年少,或有胡鬧之舉。自先生故去,悲痛之處,朕亦大徹大悟。朝政之事,事關天下蒼生,豈能繼續胡鬧對之。兩位愛卿要多加督促朕才好!”

“皇上有此勤政愛民之心,實乃天下蒼生之福,臣等定當竭力而為!”

“朝中有些官員置江山社稷於不顧,隻顧及一已私利。此等官員朕極為痛恨,勢將其等一一罷除,以心懷蒼生萬民者代之!過幾日朕會擬一名單交與王愛卿,由卿將名單中所列之人召進京來。若王愛卿認為其人能當大任者,皆置留用。將那些朝中小人一一替換,務求朝中皆為能臣幹將,以振朝綱!此事朕隻與兩位愛卿言及,為恐朝中有變,切莫告知他人,望二卿莫負於我!”

現代人並不比古代人聰明,但曆史會讓後來人對人性的本身,研究的更加透徹一些。要說最有效的讓雙方能綁在一起的辦法,莫過於秘密!特別是上位者告許下麵的人一個秘密,那就是一個比起什麼賞賜都要好的多的‘禮物’。下麵的人會感激於你把他們當成了自己人!王、梁知道了一個隻有他們知道的秘密,而戚繼光也同樣得到了一個隻有他才知道的秘密,這是我學會的一個武器。我並不怕他們把秘密說出去,先不說皇帝的秘密要比起別人來說重上很多,沒有人敢於說出去。就是說了,從而在朝中引起恐慌我也不怕。

因為,恐慌又是另外一種鋒利的武器!

等兩個人離開上書房後,直到東華門,都沒有交談。隻是不時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出東華門外,王國光問道:“乾吉(梁夢龍字)兄,你怎麼看?”

“哎,王大人(吏部為首,所以不能以兄稱之)不是也看明白了嗎?又何需乾吉言明呢?”

“乾吉兄見笑了!單看這二督師都為與北甚熟之人,北邊估計是要有幹戈起啊!”

“又何止一個北邊呢,這朝內不也要大動幹戈?”

“乾吉兄快人快語,就不怕動到自己頭上?”

“幹戈既起,怕是怕不得了!”

“哈哈哈,好!有乾吉兄相倍,我又何必顧其左右呢?走吧!上聞天樓,先討戚督師一杯升遷酒喝喝!”

說罷,兩人坐上各自的官轎,往聞天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