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酒宴刺客(1 / 2)

隻見智伯瑤喝完杯中酒,道:‘’近期河水暴漲,這兩日築起的攔河壩已經蓄滿水,隻待我一聲令下,掘開大堤,晉陽城將片瓦不存!‘’哈哈哈哈哈哈。智伯瑤得意大笑。

韓康子魏桓子均心頭大震,憂形於色。

心想,晉陽有晉河,我們的城池邊也有河呀!今天能用這法子淹了晉陽,明天也可能會淹了我們的城池。

原來魏桓子封地安邑(今山西夏縣)和韓康子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旁邊各有一條大河,地勢跟現在的晉陽差不多。兩人擔心今天趙氏被滅,智氏的勢力將會更大,想要收拾自己這最弱的,隻不過是舉手之勞。

心裏有事,也就沒心思喝酒了。二人起身,推說每個月總有幾天不能喝酒,告辭而歸。

兩人來到韓康子處,請出張孟談,說已經決定跟趙氏聯合。隻在明晚,扒開水壩,要水淹智氏!

當晚張孟談悄悄的回到晉陽,跟趙無恤備說了明天晚上的行動計劃。外邊韓魏兩家決堤放水,並把守左右兩翼,這邊趙襄子率兵馬由城裏直衝中軍,定要一舉破了智伯瑤。

意氣風發的智伯瑤,晚上喝了個酒足飯飽,正在床上呼呼大睡。恍惚中覺得外麵有吵嚷聲,便想起身查看。

腳剛沾地,怎麼感覺是涼的,不由吃了一驚,酒也醒了大半。

仔細一看,原來大帳都進了水,剛睡的那張床,再等一會兒就變成船漂流去了。

屬下慌慌張張來報,:‘’將軍,將軍,進,進,進水了。‘’好嘛,都變結巴了。

智伯瑤酒已經完全醒了,眼睛一瞪,那意思我又不瞎,還不知道進水了嗎!

此時外麵殺聲震天,一片大亂。智伯瑤情知不好,慌忙跑出大帳,眼看著幾個方向都有軍馬衝殺,情急中正想著往那邊跑呢。

朦朧月色下,卻見趙襄子正指揮人馬殺來。智伯瑤在泥濘中剛跑幾步,就被趙軍生擒活拿。

亂軍中就聽趙襄子高聲喊道:‘’智伯瑤已被我擒獲,想活命的速速投降,免爾等一死!‘’

智氏軍士聽領頭的都做了俘虜,也無心抵抗。

這場僵持三年之久的戰役,以趙、魏、韓三家勝利而告終。

韓趙魏三家倒是比較守信用,商量著和和氣氣的分了智氏的土地。至於那位趾高氣揚的智伯瑤,肯定落了個被殺頭的下場。

幾十年後,三家又分了晉國最後一位國君晉淨公僅有的領地。看著韓趙魏三家勢力越來越大,周天子也不得不正式冊封三家為諸侯,這就是三家分晉。從此以後,山西也被稱為三晉。而晉淨公,也隻能聽從三家安排,跑個安安靜靜的地方安心做靜公了。

三家分晉後,趙的實力最強,後來被封為諸侯後,韓趙魏三家的恩怨情仇幾乎伴隨著整個戰國的曆史,後文再慢慢細表。

智氏被滅,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其中有一位,對趙襄子可謂恨的咬牙切齒。

這個人叫豫讓。

豫讓當年是智伯瑤的門客,也沒見有什麼功勞,但是對智伯瑤感恩戴德的勁,卻讓人想不通。

豫讓最早在範氏手下,後來改投中行氏,都屬於可有可無有他五八沒他四十的料,一直默默無聞。

後來投智氏,智伯瑤對他非常好,可以說禮遇有加。

現在智伯瑤兵敗被殺,趙襄子卻把智伯瑤的頭砍下來,做成了喝酒的酒器。

想想這趙襄子也夠膽大的啊,你說抱個人頭喝酒,從哪下嘴呢?總不能跟死鬼嘴對嘴的喝酒吧。想想換作我,估計沒喝呢就倒了。不是醉,是嚇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