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置酒洗三(1 / 2)

接到聖旨的安祿山精心準備了一番,這個精心準備可不是描眉畫眼抹雪花膏,而是在心裏盤算,以什麼樣的麵目見皇帝,給誰送什麼禮物。

準備停當,帶著送禮隊伍向長安進發。

上了金殿,玄宗閃龍目一瞧,呦嗬,原來安祿山長這模樣啊。

什麼模樣?

但見安祿山身高九尺,大腹便便,將軍肚啤酒肚疊加,估計上稱得有三百多斤,所以雖然身材高大,卻不顯得那麼高。看臉上胡子拉碴的,帶著那份忠厚老實模樣。玄宗皇帝還就喜歡這種人。

再聽說話,可不像中原人那麼咬文嚼字的,人家句句都大白話。一來是這家夥真沒文化,不認字嘛,讓他拽文他也不會。二來他也清楚自己幾斤幾兩,拽文肯定沒中原人那麼溜,幹脆直來直去,給皇帝留一個大老粗的深刻印象。

見皇帝首先得彙報工作啊,安祿山說,去年我們那邊發生了蝗災,臣急忙焚香禱告,祈求上天。如果上天念我對皇上一片忠心,讓黎民百姓安居樂業,就殺死這些蟲子。如果我對皇上不忠,那就讓這些蟲子把我吃了,不要讓皇上擔憂,不要禍害老百姓。結果皇上您猜怎麼著,禱告完了,來一群大鳥,將那些蟲子都吃幹淨了。

這話說的很高明啊,看著是說皇帝體恤民情,上天才幫助老百姓挺過災荒的。暗裏就是在表白自己對皇上的忠心,一語雙關。

其實哪有什麼蝗災呀,就是他為了討好皇帝,表示忠心,胡編亂造出來的。

天天之乎者也早聽膩了的玄宗,對安祿山來了極大的興趣。見安祿山說話不扭捏做作,便想跟他開個玩笑,問道,安愛卿,你肚子這麼大,裏麵都裝的什麼呀?

要說安祿山能在曆史上被濃墨重彩的記上一筆,也是有原因的。就好比現在皇上突然問這麼一句,很多人可能回答都不一樣。安祿山張口就來,說臣這肚子裏沒有別的,是一肚子忠心。

有一天在遇到太子,手下人悄悄告訴安祿山說這是太子。安祿山裝作不知道,點點頭就想這麼對付過去。

太子手下人不願意,對著安祿山喝道:大膽,見了太子為何不下跪!

安祿山裝的一臉迷茫,說太子是幹嘛的?

手下人忙說,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皇帝。也就是說老皇上千秋之後,太子就是接班人。

安祿山戲精附體,作恍然大悟狀,說我原來隻知道有皇上,不知道有太子,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淨說些我聽不懂的黑話。

說完翻身跪倒,砰砰砰給太子李亨磕了幾個響頭。太子李亨覺得這家夥還挺好玩,又是胡人,不跟他一般計較,揮揮手這事就算過去了。

沒兩天玄宗聽說了這事,越發覺得安祿山是實在人,不會刻意逢迎,嬌柔做作。

安祿山打聽到,玄宗最寵的就是楊貴妃,眼珠一轉有了主意。

這天上殿麵君,安祿山同著滿朝文武,說皇上您是天下人的父母,自然也是我的安祿山的父母,不如我就認貴妃當幹媽吧。買不買包的無所謂,隻要承認我這個幹兒子就行。

這裏簡單交代兩句,玄宗晚年對楊玉環那是百般恩寵,有時候上朝都得帶著。

楊玉環聽安祿山這麼說,笑的都能看到後槽牙了,文武大臣也一起哄堂大笑。

因為這時候的安祿山已經五十左右的年齡了,而楊玉環不過三十來歲,又保養的如凝脂一般的肌膚。單從麵目來看,安祿山別說給她當兒子,倒過來都沒一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