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薊縣城內,麹義正在聽取今日的戰損報告,聽到今天守城戰一天下來,已經死傷八千的時候,麹義徹底坐不住了,僅僅一天就上傷亡了六分之一,堅持不了兩天,薊縣不就被破了。
經過詢問得知,由於薊縣城池低矮,趙雲的騎兵部隊協助攻城部隊,不斷的以弓箭壓製城頭守軍,好多守軍一露頭就被弓箭射中,搞得好多守軍不敢露頭,被步軍爬上了城牆,與他們進行了短兵相接,所以傷亡才會如此打,明白過來的麹義決定薊縣不能死守了,不如將公孫瓚趙沐聯軍放進來,進行巷戰,到時趙雲的騎兵便沒有了用武之地,以五萬對戰六萬多人,運用得當,說不定能反敗為勝。
於是麹義便將公孫瓚趙沐聯軍放了進來,準備在城內擊潰對手,而公孫瓚見麹義放棄城牆,沒有絲毫猶豫的一頭紮進了城內。
薊縣是幽州治所,雖然城牆低矮,但城內街巷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這讓麹義多了許多的發揮空間。
麹義先是安排士卒埋伏在街道兩側的房屋之上,待公孫瓚軍一踏入街道時,便萬箭齊發,將公孫瓚軍消滅,公孫瓚沒有料到,因此這一招,讓公孫瓚著實吃了不小的虧,為了反擊麹義,公孫瓚命人將街道兩旁的房屋點燃,讓麹義沒有了藏匿的空間,與他們正麵對戰。
麹義見公孫瓚如此狠毒,便放棄街道兩側的房屋,而是以街巷為戰場,開始跟公孫瓚正麵對戰,由於街巷狹小,公孫瓚跟趙沐人數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反而由於指揮混亂,使得麹義隱隱有占據上風的情況。
麹義的陣型是以弓箭手實行第一波打擊,公孫瓚軍隻要一入街巷便萬箭齊發,而後弓箭手隱入盾牌之中,由盾牌兵和長槍手穩步推進,由於公孫瓚軍被殺的措手不及,根本就無法反應過來,而後被刀盾手及長槍兵斬殺,因此公孫瓚軍剛剛入街巷的損失非常大。
麵對這種情況,公孫瓚便以騎兵衝陣,而後配以盾牌兵和長槍兵進行推進,公孫瓚突然的變陣,讓麹義也損失不小,雙方在薊縣成拉鋸之勢,雙方各有勝負,薊縣的每一條街巷,每一幢房屋,都沾滿了雙方士兵的鮮血,麹義為了阻擋公孫瓚,竟然拖入殘酷的巷戰,雙方都在消耗中忍耐,就看誰先堅持不住了。
張遼的兩萬步兵損失倒不是很大,因為張遼一直是穩步推進,不管進那條街道都是以盾牌兵在前,使得幽冀聯軍沒有在張遼身上找到多少突破點,隻能與其硬碰硬,但是街巷戰殘酷的一點是雙方的陣亡情況都會差不多,因為士兵的不斷湧入會造成最前麵的士兵快速的死亡。
雙方從下午戰至晚上,死亡了上萬人,麹義仍然占據著薊縣半數城池,而公孫瓚雖然拿下了薊縣一半的城池,也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價,雙方隻能各自休戰,明日再戰。
然而雙方都明白,明日不可能這樣拚下去了,如此下去,隻有雙方拚光的局麵,這樣的情況,公孫瓚麹義都不想看到,雙方都有來了退兵的想法,畢竟公孫瓚還需要兵馬來維持幽州的穩定,而麹義也需要兵馬維持他在冀州的地位,若在此地將兵馬拚光,不是什麼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