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彌、婁發起事後,劉璋令趙韙領兵,但是趙韙遲遲未能取得進展,而劉璋又殺死了張魯的母弟,使得張魯成劉璋死敵,暗中資助沈彌、婁發,使得益州叛亂一發不可收拾。
而在長安的趙沐得知消息,立馬召來賈詡、荀攸詢問攻取益州之策。
“如今益州已亂,我軍該如何攻取益州。”
賈詡捏著胡子道“要取益州,須先下漢中,再以漢中為據點,而後可攻益州。”
要取漢中,自然是繞不開張魯的,賈詡接著說道“主公手書一封與張魯,可封其高官厚祿,或可兵不血刃拿下漢中。”
於是趙沐修書一封給張魯,封其為大司農閬中侯,食邑萬戶,可以說拿出了極大的誠意,而且趙沐了解到張魯的畢生夢想就是傳播五鬥米教,承諾張魯接受長安的招安後,可以在趙沐治下任何一地傳播五鬥米教,不過有限製就是了,就是若要傳道,須上報當地官府,這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利用五鬥米教搞事,但這對於張魯卻有著極大的誘惑力。
漢中,南鄭城。
張魯接到趙沐的書信後,心中雖然心動,但是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將手下的謀士閻圃召來商議。
張魯將趙沐的手書遞給閻圃後道“大司馬傳信與我,若我等接受長安方麵的招安,承諾封我為大司農並且允我在他治下傳道,你怎麼看?”
閻圃看完後道“敢問師君之誌是天下,還是將五鬥米教傳於天下。”
張魯挑了挑眉道“何意?”
“若師君誌在天下,則不能接受大司馬的招安,如今益州已亂,正是我等奪取之機,以益州為根基,未嚐不能成事也,若師君誌在將五鬥米教傳於天下,則接受大司馬的招安。”
“當今天下,以大司馬實力最為雄厚,若真如大司馬信中所說,確乃不錯的歸宿。”閻圃道。
張魯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於是給趙沐回信,可以接受長安方麵的招安,但是為了確保趙沐信中所說屬實,需要趙沐親自來一趟南鄭與他當麵會談。
接到張魯的書信後,趙沐沒有遲疑,留下荀攸看家,帶上賈詡趙雲和一千騎兵,由武都入漢中,不到十天,趙沐等人出現在了南鄭城外。
張魯既然決定投靠趙沐,所以對於趙沐的到來,給了極高的接待,不僅親自出門迎接趙沐,還讓百姓沿街歡迎趙沐的到來,算是給足了趙沐的麵子。
隨張魯來到漢中太守府,分賓主落座後,張魯道“大司馬光臨我南鄭,足見大司馬誠意,隻是某還有一事望與大司馬商議。”
趙沐擺手表示親切道“師君,有何事不妨直說。”
“張某無意於天下之事,唯先祖遺願時刻不敢忘也,大司馬信中乃言若某招安與長安,可在大司馬治下任何一地傳教,不知是真是假?”張魯說道。
“某之言,自然是真,趙某保證師君入我麾下,可在某治下任意一地傳道,隻是傳道之前,須上報當地官府。”趙沐道。
張魯聞言大喜道“這是自然,請大司馬放心,某定讓信徒遵守大司馬法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