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就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要想辦法解決。
然後孟浩就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把手下的這些產業整合一下,建立一個大型集團。
以後有這個集團在後麵支持,像祥雲音社,祥雲畫室這樣的小產業,應該可以杜絕大部分麻煩。
哪怕在有人找麻煩,青羅也可以直接以集團的名義找青羅出手,到時候就是一般小勢力不敢動,碰上那些不長眼的肯定是自己家裏不幹淨,到時候青羅出手,也算是為民除害了。
當然這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這次季文和徐東升的合作,給孟昊提了個醒,現在自家手下的產業是越來越多了,未來不斷升級技能,自己手下的產業會更多。
產業與產業之間難免就要有合作的時候,但是如果每次需要合作都像這次,季文和徐東升這樣,先商量很久之後在經過孟昊點頭才開始正式合作,其中的效率難免太過低下。
但是如果建立集團了就不同,在集團建立之後孟昊手下的所有產業就會化整為零,進行統一的管理,包括這些產業手下的資源,也會經過季文他們統一調配,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節省成本。
就像是這次季文和徐東升的合作,季文的祥雲畫室需要畫材,而徐東升的祥雲畫材廠卻不能為祥雲畫室直接提供畫材,必須要祥雲畫室出錢去購買。
雖然徐東升已經把價格壓到了最低,但畢竟是出售出去的東西,有了出售這個步驟,無形之中成本就在增加,但是這一個步驟因為市場的監管,又不得不進行。
但是如果一旦祥雲集團成立,祥雲畫室和祥雲畫材廠都是祥雲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祥雲畫材廠就可以直接為祥雲畫室提供畫材,沒了出售的這個步驟,成本自然也會降下來,市場監管那邊也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而且這麼做還省下了,必須要孟昊批閱的步驟,他們自己就可以商議決定,孟昊覺得這也算給自己減輕工作了吧。
除了之前說的兩點,孟昊還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
說到這兒就要提到記完他們的薪資待遇了,之前孟昊問過季文他們平時的工資是怎麼發的。
其實一開始孟昊一直以為,季文他們拿工資就和自己一樣,之前係統麵板來也提過孟昊每個月可以在自己手下的產業中抽取百分之二十的純利潤,來當做自己的工資。
後來跟季文交流之後,孟昊才知道其實並不是這樣,係統給予孟昊的這些產業,其所有權都隻在孟昊的手中。
季文這些管理者僅僅隻是打工人而已,他們在一開始的工資甚至都是固定的,如果想要漲工資就要孟昊來調整,當然他們的工資其實也不算低。
隻是跟其他企業和他們相同崗位的人比起來,待遇相較而言是差了不少。
後來一段時間孟昊手下的產業增多,季文他們的工資隨著手下管理的產業增多,得到了翻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