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親戚之間越來越淡漠,越來越疏遠。有錢的,發了財的,大家會想方設法的去走動走動,而平常的甚至沒有什麼財富的平常親戚,似乎漸漸的被忘卻。想起父親在世時念過的增廣賢文裏那句: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話。原來,古往今來都是這樣。隻是當下更甚。
每逢小長假什麼的,或遠或近打卡旅遊,各忙各的。很少有像年少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歡樂酌酒抒懷。
即便是逢年過節,大家來去匆匆,很難說上幾句話。打個招呼,有事搞個微信轉賬,搞一句不痛不癢的問候。雙節前,遠嫁江西贛州的二妹打電話來說,要帶 兒子媳婦孫子回老家看看,問我們有沒有空。我連忙說,當然有空,什麼時候來都有空。
二妹是我們七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六。當年打工找了個江西嫁子戀愛結婚。那個一個非常的時候,無數青少年男女背起行裝到外麵打工,將青春交付於陌生的城市和男女,成就了許許多多的婚姻。雖然很多結了又離離了又結,但那是一個時代的婚姻形式。大家在一個廠裏或公司打工,寂寞孤獨中需要依靠和慰藉,有一個人的關心,幾個盒飯或幾根冰棍就可以成就一段感情或婚姻。多半是因為欲望與本能,應該與愛情的關係不大。現在的很多青年開始厭倦戀愛和婚姻,雖然不知道原因,但這樣的婚戀狀態不僅令為人父母和親朋戚友著急上火,同時也令很多所謂的專家著急。至於什麼原因,我們也暫且不去探討。反過來說,當時那種速婚狀態,反倒要比現在這種厭婚狀態要好。雖然都與愛情沒有幾毛錢的關係。
在很多年前,馬克思就說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現在大多數人不講首先,你罵別人沒道德就成了笑話了。人家有錢有勢,而女孩子們又喜歡鑽他們的懷抱,願打願挨的事,誰又管的著?有沒有愛情又有什麼關係呢?說得不好聽點,二妹的婚姻就是打工大遷徙的成果。
隻是當年苦了父親和母親。女兒遠嫁,母親多了許多牽掛。因為我們那兒有一句俗語叫:有女嫁江西,舍了這坨肉。這話兒說的有點醜,意思很明顯。所以,在母親的意識裏,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嫁到遙遠的不知東南西北的江西,該受多少罪?所以日夜念叨,想去看看才能放心。當時父親病了,加上年事已高不能遠行,但母親還是心心念念難以釋懷。於是,我和當時尚健在的大姐、大妹陪母親去了一趟江西二妹所嫁的江西興國縣。作為紅色發源地、將軍之鄉的興國,當時還是比較落後的閉塞的。妹妹的家在城鄉結合部,房子依舊是老房子。但我們看到妹妹不缺衣少食,其丈夫也是一個厚道的小夥子,母親總算是放下心來。
但相距數百公裏,當時還沒有通高鐵,我們坐在火車裏走了好多個小時。而妹妹回來一趟,一去一來,要辛苦2天,花費也不少,加上拖兒帶女,因此平時年節很少回鄉。除了父母過世,侄兒結婚這樣的大事,一般是不回鄉的。母親過世後,已十餘年,二妹一直沒有回湖南。家裏有點喜事,都是微信付費,電話說事。何況現在還有了視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