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忠於誰?(2 / 2)

逆我者死!裴炎的命運早已注定,宰相裴炎於朝廷大軍開拔之前下獄。然而無論是大臣進諫還是勸太後歸政都不可能作為罪狀。像當年長孫無忌一樣,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裴炎是全朝唯一的顧命大臣,他的下獄引起朝臣們極大的憤慨,長期以來潛伏著的對武後的不滿終於顯露。

原先裴炎的下屬中書侍郎胡元範上表奏道:“裴炎是社稷忠臣,受先帝遺詔輔政,盡心竭力侍奉主上,這是眾所周知的,我敢證明他並不會反。”

紗帳後麵沒有回答。

一石激起千層浪。侍中劉景先、宰相郭侍舉緊接其後,“裴炎悉心為公,這樣的忠臣怎麼會有反心,臣等希望太後收回成命,以慰天下臣子之心。”有兩位宰相帶頭,滿朝文武撩衣之聲不斷。“請太後明斷!”朝堂下齊刷刷的都跪著。

這陣勢不亞於當初裴炎逼宮那會兒,大敵當前朝臣竟然連連逼宮,看來不清理不行了。紗帳被毅然掀開,卻是一個溫和的聲音,“裴炎謀反事實俱在,已然判刑,隻是你們不知道罷了。”

宰相郭侍舉聽著這含混的話,心中不甘,今天已然到了這一步,不死命爭取,以後的日子怕是更不好過,硬著頭皮說:“如果裴炎謀反,那我們這些認為他不會參與謀反的人,也算是謀反了吧。”

武後表現的很平靜,慢慢的說,“朕知道裴炎謀反,也知道你們不謀反。”說完走進了紗帳,走進了內宮。

寢宮中她久久不能平靜,反對她的人竟然還有這麼大的力量。要力圖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亂局,李敬業的叛亂已然在眼前。對於反對她的人,曆來隻有一個辦法,殺。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隻有殺無赦。

胡元範,劉景先,郭侍舉,鳳閣舍人李景諶上書,這三個人與裴炎關係密切,心存異圖,妄圖營救反賊裴炎,顛覆朝綱。

好,正和太後之意,刑部的獄門已經打開也不多這三個人。

太後強硬的詔書已然發出,反賊不是擁立唐室嗎。武後命李唐宗室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李孝逸為統帥,新近升為侍禦史的魏元忠為監軍,兵發三十萬,直逼揚州。

刑場上秋風蕭瑟,黃土蔽日。先朝的顧命大臣穿著一身囚服,等候行刑。一個友人端著一碗酒遞到了他的嘴邊,“你身為顧命大臣,就不能向太後求求情嗎?”裴炎淡淡一笑,“宰相赴刑,哪裏還有活的道理。”他看了看身後的兄弟,歎了口氣,“你們的官職,都是憑自己的能力得到的,和我沒有任何關係,今天卻和我一起在此,實在讓我痛心!”

監刑官:“斬!”刀起頭落,一代權臣就此殞命。

圍觀的群眾,表情麻木,擁擁攘攘。“聽說他是個宰相呢!”“是啊!”“這麼大的官這麼說斬就斬了。為什麼啊?”“聽說是和揚州的反賊勾結,讓太後知道了。”“哦,聽說把他的家給抄了。”“哦,宰相的家裏寶貝一定不少吧。”“那啊,聽說家裏存糧還不夠一石呢。”“是個好官啊!”歎息聲一片,然而已經換不回大唐守護者的命。

擁兵十萬的叛亂僅僅幾十天便被平定,主帥李敬業帶著妻兒逃到潤州,準備坐船到高麗,中途卻被副將砍下首級。然而對於叛徒往往也是劊子手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