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江山社稷唯有母親執掌?(2 / 2)

她下詔:“高宗遺命,頒朕臨朝稱製,今睿宗業已成人,朕意欲退身修德,特詔令天下,還政於皇帝。”

這是讓李唐忠臣們欣喜的一個詔書,當初裴炎死命相逼也沒有得到,現在太後拱手相讓。然而東宮中練字的皇帝聽到這個事的時候,卻是一臉的恐慌。他取出早已不用的上表的紙張,頃刻揮毫立就,他把死神的請帖言辭懇切的退了回去。然而幾天後,他看到那封詔書原封不動的退了回來。他驚恐萬狀,坐在椅子上一籌莫展。

他的老師,宰相劉禕之滿臉的惆悵,看著心愛的學生,被囚禁在狹小的宮殿裏,痛心不已。“殿下年輕,不必心急,太後百年之後,朝堂還是殿下的朝堂,臣子還是殿下的臣子。”話鋒一轉,“隻是現在,殿下處事應以隱忍為上。反賊剛平,太後決不會在這個時候痛下殺手。”劉禕之跟隨太後多年,深知這位老太太的脾性。

李旦強打起精神,拿起那支慣用的筆,手卻微微顫抖。練字多年,平時就算是有人故意去奪筆,從他手中也抽不走。隸體的表章已經寫好,字跡裏還透著內心的不安。仿佛是對自己的作品不太滿意,或是意猶未盡,也是為鎮定自己的情緒,睿宗,抿了抿筆,鋪開紙張,筆尖過處,又一封上表。

看著那個請帖和自己的上表一起拿走,心裏總算踏實了許多。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由於他的奏章,幾天後他被征召到了紫宸殿。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這裏麵對群臣。他垂手站在太後的旁邊。

“如今旦兒服喪期已滿,叛亂也已平息,是時候把朝政交托給你處理了,旦兒為什麼要推拒呢?”武太後表現的很平靜,而他旁邊大唐的皇帝看起來很拘謹。

李旦哽咽著,神色越發恭謹:“母親知道兒子生性淡泊,不習政事,江山社稷唯有母親執掌才能安泰長久。”

這時下邊的武承嗣附和說:“天下萬民早已習慣太後的政策,無不感受到太後恩德,還請太後能繼續執掌朝綱。”

太後遲疑了片刻,歎了一口氣,緩緩地對群臣說:“既然皇上再三固辭,朕也不難為他了,隻得不辭勞苦,權且再聽政幾年吧。”

劉禕之雖早已知道這樣的結果,可結果來時不免又一次失望,低垂著頭。

太後宣布大赦天下,讓黎民百姓實實在在地因她的繼續執政而蒙福。

動蕩的一年過去了,太後下令改元垂拱,大有無為而治的意思,可現實能嗎?平靜下來的時候,回想這一年來的風雲變幻,不免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