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大唐酷吏(1 / 2)

太後慧眼相中的第一匹“千裏馬”是胡人索元禮,狀告李敬業揚州謀反,這本是陳年舊事,但索元禮眼光獨到。

“臣以為叛亂雖平,但是叛亂之心仍舊不死,對於這些國家的蛀蟲必須嚴刑重罰,才能讓他們知道怎樣效忠天朝,效忠太後。”

太後一聽,看人家這說話,句句說進人的心坎,就憑這句話也得封個官。當即超擢為五品遊擊將軍。

相比而言侯思止的平步青雲更為傳奇。

他以前是街上賣餅的,見了太後,吞吞吐吐地說完一大通廢話。武後聽出他的意思了,發現他原來不是告密而是求官來的,胃口還不小,指明要做禦史。憐惜他旅途辛苦,武後沒有生氣,和顏悅色地說:“你大字不識一個,怎麼能做禦史呢?”

早有準備的侯思止大陳道理:“長角的神獸也不識字,但能夠根據自己的直覺和正直的天性辨別出忠奸善惡,用它的角死命的頂惡人,我願死命為太後效勞,去頂死那些反對您的惡人。”

好,這禦史你當了。

大批武後直接任命的禦史,預示著一個酷吏時代的來臨,這些街頭混混水平還是太低。太後最重要的一個酷吏是周興,他的名字就起的好,和太後父親周王的封好不謀而合。他給太後上了一封奏則,暢談自己對告密製度和刑罰方麵科技水平的認識。武後一看,這是見到的最具專業精神的一個,而且還是大唐的官吏。立即擢升司刑少卿。

告密的風聲已然興起,群臣沉默了,對於橫掃全國的告密之風不敢有任何非議。刑部的大獄常常人滿為患,上朝的時候,常常早上還說著話的同僚,晚上聽說已經到了周興的手上了。

“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周興念著名單上的名字。

郝象賢被帶到了肅政台監獄大堂,他的腳上用木狗鎖緊,整個人是架過去的。周興令獄卒鬆開木狗,郝象賢看起來身體不住的抖動。

周興悠閑的說,“有證據說,你認為太後提倡的銅匭製度太過分。”

“沒有,我沒有這麼說。”

“我有很多種刑罰,在開始審訊之前,我總是先跟犯人介紹一下。”周興在郝象賢身邊走動,打量著他。“好讓他們選擇一下。”他招呼一下獄卒,“這兒有一個鐵帽子,我常把他戴在犯人頭上。”郝象賢睜著驚恐的眼睛看著,“你不用怕,不會死的,帽子裏隻不過有些刺而已。犯人如果不說實話,或者不招,我常常會讓他們把帽子緊一緊。”獄卒作了一個示範動作,郝象賢全身一抖。旁邊的索元禮,急躁的說,“還跟他廢什麼話,上刑吧!”周興在犯人身旁站住,慢慢的把手放在他肩上,郝象賢全身不住顫抖。“有時候,犯人要是還不招,我就會把一根楔子插在鐵帽裏。”獄卒拿起一個楔子晃了晃,“也是鐵的,慢慢的,慢慢的釘進去……”郝象賢兩腿不住的抖動,“要是你不喜歡這個,這兒還有其他的。”他指著一個板凳,上麵血跡斑斑。“這不是普通的板凳……”郝象賢癱軟在地,一股惡臭從他兩腿之間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