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氣武看著來來自於南朝的加急密信,一時間哭笑不得,主要因為事情實在太過出乎意料,導致大楚這邊沒有事先準備。
按照周氣武最原本的想法,九子周清浩應該是在南朝被截,如果沒有那個藏在暗中的翁叔淵,那便由皇室供奉來做這件事。
然後再是將他逼入草原,以腳步去體會各部落的風土人情。
心性這個玩意在中原戰場上發揮的效用不大,因為總有人會反過來利用思維慣性,順勢下套。
就比如戎弈最善正麵戰場,最喜以騎定勝負,但每當有人以此設下陷阱時,總會反被戎弈套路,導致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
但草原諸多部落則不同,隨性而為,是他們最大的弱點,但也同時是最大的優勢,因為隻有這樣不受約束,草原騎兵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力,往往可以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周氣武就是想讓周清浩去摸清各個部族的行事脈絡,將來也好有個應對。
所謂五國遺族,不管是中原的還是南朝的,大楚天子都打算在退位前為將來的新君掃平阻礙,但唯獨草原,周氣武沒有信心。
即便如今大楚國力遠勝之前的曆朝曆代,但草原茫茫,那幫人往深處一藏,還真不是那麼好找出來的。
不過之前的計劃因為周清浩接任了乃蠻可汗一事,而沒有繼續下去的意義了,在身份的加持下,不可能看清一個部落最本質的東西。
宋王周清光上前道:“啟稟陛下,如今中原四起狼煙,是不是現將南朝的三十萬將士調回關內。”
每次朝會的時候,大殿上隻有君臣,沒有父子。
之前周清浩去交州晃蕩了一圈,最大的好處就是讓留在中原的五國遺族露出了馬腳,以至於他們每個人身後的跟著幾條小尾巴,沒過多久就將藏身地點查了個明明白白。
交州魏氏,滄州趙氏,蜀州齊氏,明州燕氏和鶴州韓氏。
所藏匿的地點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為了防止被大楚尋得蹤跡,都遠離了自己之前的國土。
如果不是趙氏趙風發現了蛛絲馬跡,他們還不會這麼快起事,隻是現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給大楚一些時間的話,好不容易聚攏出來的十萬兵馬,可能會被腐蝕殆盡。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五國遺族為了安全,將所有兵馬藏在遠離人煙的深山之中,除了購買物資,基本不會跟別人有接觸,更別提娶妻生子這些普通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士卒們每天都被灌輸著所謂的家國榮耀的東西,被宣揚外麵的世界有多麼的悲慘,當時五國還在的時候是多麼的幸福。
這些年紀最大不過三十,最小才將將十七的青年們,哪裏知道自己隻是權利鬥爭中的犧牲品,如果有一日他們知道了真相,又有多少人能堅守所謂的本心,不會轉身投入大楚的懷抱呢?
周氣武的心神被重新拉回了朝堂上,笑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