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敵我(1 / 2)

宋獻策跟著武紹入了大堂,堂中的將官官吏紛紛起身行禮,宋獻策一一還禮,走到大堂中擺著的一副巨形沙盤前,武紹提著一根教棍,在一處點了點:“劉國能所部如今是一分為二,一部由其大將楊彥昌統領先行渡江,擊潰劉良佐後,便在江南以勾結劉良佐謀逆的名義抄掠官紳.......”

武紹冷笑幾聲,繼續說道:“對於他們來說,謀逆就是口鍋,他們看中了誰家的家財,便扣一個勾結劉良佐的罪名,然後出兵搶掠,乃至於直接攻打城池和官紳堡寨,聽說複社之中不少人的家業,也被他們搶掠了。”

“但劉國能此番搶掠和以往不同,他們自己是占了大頭,但也分出不少金銀錢糧給貧苦百姓,還幫著江南官紳的家奴佃戶燒毀地契奴契,甚至有些作惡多端的官紳還會抓來過堂審問,江南的官紳對他們恨得牙癢癢,百姓們倒是對他們頗為崇敬。”

“嗬!闖塌天大王這是又準備當劫富濟貧的綠林豪傑了?”宋獻策嗤笑一聲,問道:“武靖侯,你剛說劉國能所部一分為二,那劉國能他人在哪裏?”

“還在江北呢!”武紹嗬嗬笑道,用教棍往沙盤上江北方向指了指:“劉國能領軍四萬左右,在江北襲擊東虜後路,和東虜打了幾場小仗,砍了千來個人頭,大多都是留守的餘丁和新編綠營的兵馬,劉國能打仗嘛.......滑溜得很,東虜甲兵一來他就跑,隻做騷擾,不和清軍正麵大戰。”

“劉國能對自己有多少實力清楚的很,他與東虜作戰,就是為了撿漏的,哪有膽子和能力去與東虜堂堂陣戰?”宋獻策哂笑著搖了搖頭:“若論戰鬥意誌,揚州那些殘兵恐怕都比劉國能要能堅定。”

“正是如此!”武紹點頭表示讚同,繼續說道:“劉國能的主力現在駐屯在周家橋附近,與寶應、淮安一線的祖可法、吳三桂所部對峙,如今東虜正在逐步撤兵,揚州的黃得功、應廷吉等部已經沒有進擊的餘力了,鎮江的傅宗龍集結了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還有水師的何剛等部吊在清軍後頭,就連鄭家也從鬆江派了一千多人來打秋風。”

“反倒是實力最強的劉國能所部,一直按兵不動,坐看東虜安然北撤,據說吳三桂等人給劉國能送了五百多顆正藍旗甲兵的人頭和一千多顆正藍旗餘丁的人頭當作買命財,所以劉國能才坐視東虜離去。”

“劉國能實力最強,自然被東虜看得最緊,東虜知道傅宗龍、何剛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堵截北撤之軍,最多也就打打秋風,可劉國能卻不一樣,他真的有實力堵住在揚州城下磨盡了軍心和士氣的東虜大軍的!”宋獻策抿著嘴分析道:“劉國能也清楚,他若是去堵截東虜,一心北撤逃跑的東虜沒準會拚命,殘明朝廷對他們這些軍頭是個什麼態度,他心裏也明白,若是和東虜兩敗俱傷,到時候便是別人摘了桃子,他卻要背口大鍋。”

“有那些真虜的人頭,足夠劉國能交差了,兵馬是他的身家性命,他自然不會輕易將他們拚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