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被包圍之下,方陣中的長矛猶如綻放的花朵,朝外散開。
整個方陣仿若一隻海膽,讓人無處下口。
待火繩槍射擊十數回後,工匠們拋掉長矛,背起火繩槍翻身上馬。
從衣甲下取出小型鋼弩,騎在馬上一邊馳騁一邊端舉射擊,竟又變成一支弓弩輕騎兵隊。
隊伍機動性不弱於蒙古諸部騎兵,鋼弩射程更是遠勝普通弓箭。
而原本蒙古騎兵騎射精準嫻熟的優勢,也被鋼弩的易操作性抹平。
在騎射一道上,竟也被隱隱壓過一頭。
最後!
工匠們連鋼弩都收了起來,抽出製式長刃裝在火繩槍槍口上,旋轉卡緊。
火繩槍一躍變成了半長肉搏刀具。
製式長刃狹長鋒銳,刀背略厚,可輕易刺穿衣甲馬匹,劈砍威力也不容小覷。
正是黎叔林用新近煉出的錳鋼一體澆鑄而成。
硬度和韌性都是上上之選。
工藝比百煉鋼折疊鍛打千百次才能製好的倭國武士刀簡單多了。
演武閱兵漸漸趨於尾聲。
也先全身已被冷汗浸濕,臉色煞白,在座位上搖搖欲墜。
如此方陣,就算行軍途中驟然遇襲,也能在幾息之間迅速結陣,形成攻守兼備的陣勢。
瓦剌鐵騎再靈活,繞著方陣四處遊弋,也根本尋不到方陣的軟肋。
方陣四麵都有火繩槍兵排列,就算以五倍十倍兵力合圍,騎兵們頂著火繩槍火力衝到陣前,也隻能一頭紮入如林長矛之中。
尚未傷敵,自己先要付出極為巨大的代價。
如此正麵打不過,偷襲包圍無用,逃跑也不能將其甩開的虎狼之師,該如何應對?
就算填人命熬到火器彈藥耗盡,這支隊伍也不會束手就擒。
鋼弩,火繩槍長刃。
肉搏戰,依然能發揮不俗戰力。
要是瓦剌鐵騎遇到這樣的大明軍隊,也先思前想後,最後也隻得無奈承認,瓦剌鐵騎毫無勝算。
瓦剌鐵騎若是跨過長城劫掠邊民,被這樣的大明軍隊咬住,恐怕隻得認栽。
不但搶的東西帶不走,還要留下一半兵力喂食這支饕餮部隊的巨口。
看來,打草穀劫掠大明邊民,風險太大,未必是個好選擇。
與之相比,劫掠東邊的韃靼、兀良哈,西邊的亦力巴裏、帖木兒帝國,乃至北邊的使鹿部使犬部、西北的金帳汗國、莫斯科公國,收益似乎更佳。
隻是大明產出的精美絲綢錦緞、瓷器茶葉,又讓也先垂涎不已。
僅靠每年進貢賞賜、榷場的貿易,所得遠遠不夠滿足瓦剌所需。
況且,瓦剌也沒那麼多可用來交易的閑餘牛羊馬匹。
若是牛羊都拿去與大明交易,隻怕瓦剌民眾要餓死不少。
到時大亂起來,自己和父王脫歡能不能繼續掌握瓦剌諸部都是問題。
也先正糾結難定之際,朱瞻墡目光閃動看了過來,哈哈大笑:
“賢弟,我大明軍威如何?大明新式火器,威力怎樣?”
也先神態尷尬:
“如此天兵,難以力敵。”
“小弟心服口服。”
朱瞻墡歡暢不已: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榷場貿易一事。”
“瓦剌想要和大明交易,未必都需要牛羊馬匹。”
“可用來與大明交易的東西還有不少,就看賢弟你能不能拿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