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起死回生
李世民對舊臣還是較為體恤的,這從他登上皇位之後的種種舉措可以看出。雖然最近幾年,因為太子造反,女兒偷人而鬧得心力憔悴,從而減弱了對於原舊臣的關照,但並不表示他心裏就沒有想法。
當聽到三代單傳的劉家小侯爺命懸一線之時,立即下令太醫院派人去全力救治;這即是一種從政治高度的宣傳,宣傳皇家的恩義,同時也是作為對自己原手下劉老侯爺的一種補償。無論我爺爺已經退出朝堂多少年,都不能否認他曾經是太宗的心腹這回事,雖然我爺爺已經不在人世,雖然官場人情向來淡溥,但正是因為他的與人無爭,所以得罪的人就較少,沒有明裏暗裏的敵人,他原來的同殿之臣雖然有許多也已經做古,但健在的也不少,而且有一些還手握實權,很有影響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順水人情誰不會送?反正又不要自已的本錢,都直讚聖上“英明”。
聖上當然英明,這不就派了太醫了嗎?因為他也知道,其他一切都可以“容後再議”,隻有這性命攸關之事拖不得,如果劉家小侯爺要是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那皇家欺壓功臣的“罪名”也就徹底坐實,雖然也可以從其它方麵入手減輕這方麵的影響,這事情鬧到這個地步要完全平息、或是完全消除因此事帶來的不良影響,最好的辦法、同時也是最省事的方法,當然是先救活這個以前的紈絝子弟,現在的所謂大才子。
太醫來的時候,雲娘已經累倒了,連續幾天的傷心勞累,加上嚴重睡眠不足,著涼加上體虛,這一來,在我還沒有醒來時,她也躺下了。
不過,在她病倒前,還是做了一個決定,她知道,自己這一躺下,不知還能不能起來,即便自己沒事,這倒下的日子裏,家裏的變故也是個未知數。
主人都倒了,這侯府也就真到了風雨飄搖、前途未卜之時。如果自己這一病不醒,侯府裏必然人心惶惶,隻怕會怠慢了救治小侯爺,自己有事不要緊,要是因此拖累了小侯爺的救治,那自己可真是萬死莫贖,真到那時,自己也沒有臉麵去地下見老夫人了。雖然她內心也認為小侯爺照目前的情形,救過來的希望相當渺茫,可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要好,人不就是為了希望而活著嗎?
思前想後,從身份上講,目前還能鎮得住侯府的,也就隻剩下已經與小侯爺有夫妻之實,還有了妾之名份的紫煙了,何況聽說她紫煙還懷上了小侯爺的骨肉,無論小侯爺將來怎麼樣,紫煙肚裏的孩子都是名正言順的侯府的後人,有了這樣的身份,那些想趁機混水摸魚之輩也得掂量掂量起壞心思的後果,這樣,也不至於使得諾大的侯府因為自己和小侯爺的倒下而煙消雲散。因主人過世家裏無鎮得住的人在,家丁仆人爭搶財物一轟而散從而導致家業解體的事情從前有,現在有,將來也有,所以不得不防。
紫煙被接來侯府的時候,雲娘已經陷入昏迷,諾大的侯府的一應調度,就落到了初次進侯府的紫煙身上。先前因雲娘的病倒而出現的混亂,在紫煙接手一應事務之後,混亂有所改觀,一切又變得有條理起來,這顯然是與紫煙先前當官家小姐所學的本事有關。當然,出了這麼大的事,侯府竟然還能保持完整,沒有發家亂財之人,顯見侯府中人都還是有些忠心的。
也難怪,我爺爺、我父親兩輩人經營了幾十年,多少還是有些人脈的,這其中管家和劉老帳房功不可沒。
隻是此時,家裏財務也已經是到了山窮水盡之時,先前僅存的銀錢,在給小侯爺我治病奔忙之時已經所剩無幾,麵對這個幾近一窮而白還支出甚大的家,紫煙也感覺吃力,好在她自己還有點體已,不得已隻能先拿出來頂上,為這事,小環兒還勸了紫煙好幾次,讓她為自己想想,可紫煙也已經豁出去了,不過,就算如此,還能支撐多久呢?這邊還有兩人病倒呢,老天怎麼這樣無情,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