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夢遊(第三節)(1 / 1)

肖夏的丈夫方雨帆比肖夏大十幾歲的,讀大學時是學校詩社的主席,不但會寫一手好詩,而且還自己鑽研了商業和軍事方麵的知識。

可是他學的是一個冷門專業,每次一提到丈夫的這個冷門專業的具體名稱,夫妻兩個人都是相對無言好半天。

“你說為什麼有的學校要設置這種冷門專業呢?”

“這你就不懂了吧。沒有熱哪有冷,這不是為了突出熱的專業,然後吸引學生入學,提高入學率嗎?”方雨帆說。

“也是的。以後我們家環環可不要上這種專業。要不……”肖夏停頓了一下,好像在思考著什麼,然後不往下說了。

“要不啥,你能不能不要說話說一半啊,你這個毛病真的應該改一改了,說過你多少回了,怎麼還是記不住呢。”

“記不住啥?”肖夏從桌子上拿過一本雜誌翻看起來,她的大條的腦神經好像已經把剛才的事情先放一邊去的。

“楊棟梁上次打電話說,他兒子楊安蓬想過來幫助環環補一補英語課,我看他這又是故意寒磣我們呢。誰用得著他給補英語課啊?他兒子除了英語能考及格,別的科目估計都是很差的。”方雨帆忽然想到了什麼。

“給環環補嗎?環環的英語成績好像也還可以,不過上次她們的班主任是說過環環的英語朗讀發音不標準。”肖夏說。

“那你不會找個外教幫她糾正一下啊。誰知道你每天到底在忙些什麼?話說一半不說了,女兒的學習呢也一樣,聽完她們班主任的話就成沒事兒人了,也不想個辦法處理一下。”方雨帆說。

“好,你說的。我就讓楊總的兒子過來給我們女兒補英語發音的問題。”

肖夏把雜誌“啪”地一下放在桌子上,瞪了丈夫一眼,她委屈的是,她也有工作的,也不是全職帶孩子呢,什麼都要她管,她又沒有三頭六臂。

“他兒子英語學的有那麼好嗎,不就是前幾年去國外待過幾個月嗎?這回來之後就要給我們家環環補課了?”

“現在不是很流行讓孩子去國外了啊,可以增長見識。以後我讓環環也去。”肖夏說。

“去哪啊?你說我聽聽,咱家環環適合去哪一個國家?”

“英法德意日。”肖夏回答。

“反正我看行。”方雨帆說。

方雨帆的母親姓韓,小區裏麵的人都習慣稱呼她為韓阿姨。

一想到這個對人的稱呼問題也是很讓人傷腦筋的。

很多女孩看見男士不管多大歲數,隻要沒有穿白襯衫和藍色球鞋,就會喊人家“大叔”;還有的男同誌,看見女士皮膚有一點黑的,開口就是“大姐”。

主要也是現在的人的打扮太隨意了一些,完全不會顧及自己的年紀了。全部都是屬於隨心所欲。如果做事情去追尋隨心所欲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在打扮和衣著上也隨心所欲的話,很多時候就讓別人感到受不了。

現在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隻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這是這個世界的新道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