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行理論基礎(1 / 2)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繼續聊聊四象和五行之間的關係。

好,在前幾天的課上,我們還沒真正涉及到紫微鬥數,隻是簡單介紹了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所以呢,別著急,先對這些基礎知識有個大致的了解,然後再慢慢進入紫微鬥數的具體內容。

那麼,我們都知道前幾天我們講了一年四季和四象的關係。我們也知道,這個世界的一年四季和四象之間有著嚴格的規律。古人說過,人要遵循地的規律,地要遵循天的規律,天要遵循道的規律,而道要符合自然的規律。人歸根結底是從自然界而來,所以人是不可能沒有規律的。因此,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找到事物的客觀規律,包括人的客觀規律。

在上一堂課上,我們通過模擬自然界四季的變化,觀察到了兩儀生四象中四象的狀態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我們還講到了古人對於四季和五行之間的對應關係,他們認為五行比四季多一行,所以需要有一個對應的季節。因此,每年陰曆的六月被稱為長夏季節。現在,讓我們來推演一下四象和五行之間的關係。

我們先來講一下五行。我相信很多學員對五行並不陌生,大家都知道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元素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基礎。但是這句話隻給出了結論,並沒有告訴我們其中的道理是什麼。所以,很多人學易很多年,背誦了很多結論,但卻越學越迷茫,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很多老師隻教授技法,而不講解理法。為什麼不講解理法呢?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老師也是這樣教的,老師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所以,很多知識都隻傳授結論,因此讓很多人覺得越學越深奧,難以捉摸,給人一種易學而玄幻的感覺。

實際上,在前麵的三節課中,我們已經講述了世界的本質是由陰陽相互組成的,陰陽是一種運動的概念,因此世界的本質是運動而不是靜止的。而五行中的“行”字,意味著運行、運動,也就是說五行描述的是世界中最基本的五種運動方式。五行的運動實際上就是氣的運行。那麼,到底有哪五種運動方式呢?我們還是像上一節課一樣,在自然界中進行模擬推演,來了解五行的運行特點。

上節課我們提到了春天的狀態是少陽,春天是冬天結束後迎來的新季節,陽氣開始逐漸增長。所以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春天自然界中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萬物開始複蘇,樹木開始發芽,新的枝葉生長出來。同時,氣的運動方向是舒展外擴的。這就是春季的特點,一切都在向外生長和擴展。

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春天這個季節,自然界最明顯的運行特點就是生長和舒展。樹木的生、發最符合這個運動的特點。也就是說,在少陽的狀態下,萬事萬物的運動特點可以用木來代表。因此,我們常說春屬木。

春天過去,進入夏天後,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溫度升高了。樹木也越長越高,水開始向上蒸發。這時,氣的運行方向是向上的。在自然界中,火的運動特點最能代表夏季的運動特性。火苗具有高溫且向上燃燒的特點。因此,我們用火來代表太陽的運動特點。所以我們說夏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