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理工類人才儲備使得大唐在科技發展的速度上始終能夠保持突飛猛進。
再加上很多科技的後續發展方向都已經在李天賜的指導下變得非常明確,所以使得大唐的技術更新速度太快。
如果不是李天賜在努力控製,很多技術就會因為更新的速度太快而白白浪費了許多研究經費,這對一向財迷的李天賜來說可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對於李天賜的套路了解最深的就是玉成。
在他的影響下突厥國一直堅持的都是在工業上與大唐國內的企業進行合資,利用突厥手中的資源維持住自己的競爭優勢。
科技上則是量力而行,圍繞著一些基礎科學不斷的深入學習。
憑借著突厥國與大唐的關係他們經常能夠得到一些高級技術人才的指導,雖然不顯山露水但是卻是實打實的在進步。
就拿這次采購飛機來說,就連和李天賜同樣關係不錯的羅斯國都是在兩種飛機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阿史那元正卻能夠毫不猶豫的接受了李錚的建議隻是購買了客機。
這就使得他們根本就不用浪費時間去研究毫無價值的一項落後技術。
雖然突厥國的很多大臣對阿史那元正的這個決定都不是非常理解,並且對突厥國的安全形勢提出了擔憂。
但是玉成在了解到了兩種飛機所使用的技術目錄以後卻在第一時間就向阿史那元正等人進行了分析,同時也解除了其他大臣們對這一決定的質疑。
玉成說道:“大唐之所以不建議我們購買戰鬥機是因為這架戰鬥上使用的技術我們自己已經差不多都能夠實現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多花這份錢。”
有人問道:“太子殿下此話是何意?我等怎麼從來都不知我們還擁有此等技術?”
玉成說道:“很多人都隻是看到了大唐出產的戰鬥機所擁有的攻擊能力,卻忽略了這東西其實最先進的隻是兩台發動機。”
有人問道:“那發動機的技術我們也同樣沒有掌握啊?”
玉成說道:“大家可能忘了,我們早就已經從大唐購買了十幾條使用了各類動力係統的艦船,其中就有使用了氣輪機技術的。”
負責航運的一位大臣疑惑的問道:“這其中有什麼聯係嗎?”
玉成點頭道:“不但有聯係而且可以說是同一種技術。”
那人聽了這話以後非常驚奇的問道:“太子殿下說的可是真的?我怎麼感覺船上的汽輪機好像很大的樣子?”
玉成說道:“隻要我們知道了這種發動機的原理那麼我們想要製作出不同的型號就會比較容易了。”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想這也是大唐不建議我們購買的原因。”
有人問道:“可是我們到現在也還不能成功的製造出船用發動機啊?”
玉成道:“所以我們隻要繼續研究船用發動機技術就可以了,隻要在那方麵有所突破了,這方麵也就快了。”
玉成的話也算是給了這些人一個交代,雖然還有人擔心其他國家會率先獲得這種技術但是在玉成反複強調了這種技術的難度之後大家也都暫時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