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子文垂首回道“臣以為此時不是開戰的時候,當務之急該是將那叛賊揪出,隻有內憂平息,外患自然不懼。”
初元清卻是反駁道“陛下,臣以為丞相所說不盡然,雖說清繳叛賊固然要緊,可外患同樣不可忽視,若當真求和,陛下可想過其他虎視眈眈的小國會如何想?他們是否能認為也能從中分一杯羹,到時內憂未除,外患四起,我們怕是更舉步維艱。”
禮部尚書遊玠附和道“微臣以為太傅所言極是,那元嵇國內亂還未平便想侵我國土實在可恨,邊城有詹將軍坐鎮想來打贏這場仗也不需太久。”
瞿仲景看了一眼凝神深思的婁東灝,出聲道“陛下,微臣以為此戰不可避免,元嵇國此前便幾次三番騷擾我邊城百姓,好在詹將軍驍勇善戰保全了邊城百姓一方安寧,此次想開戰他們除了借和親一事作伐,還有便是那位大皇子想穩固自己的地位,想以邊城百姓的血肉鞏固他的皇權,微臣認為此戰該打,而且要狠狠的打,讓其他蠢蠢欲動的小國不敢再輕舉妄動。”
程遠宏見其他人紛紛讚同,有些躊躇道“雖說將軍說的有理,可丞相說的也不無道理,那些叛賊蟄伏在暗處,若是此時我們傾力對付元嵇國,那些叛賊再來個黃雀在後,到時我們便是腹背受敵了。”
“對啊,程大人所言有理,這可如何是好啊?”
“是啊,這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兩難啊!”
婁東灝垂眸看著他們爭論不休,心頭一團亂麻,他隱隱覺得此時元嵇國此舉異常,可卻是毫無辦法,眼神掃視一圈,最後視線定格在最前麵的幾個人身上。
“好了,都別吵了。”
眾人趕緊站好低頭息聲不語。
“此事的確兩難,打元嵇國不難,暗處的叛賊我們卻是不知底細,按照前去邊城查探的人所報,這十來年間怕是不下八萬人下落不明,他們手中的兵力粗算也不下十萬,若此時攻打元嵇國怕是正中他們下懷。”
初元清接話道“可元嵇國不停挑釁,若我們息事寧人,那幾個周邊小國怕是會起疑,到時場麵怕是更加艱難。”
事情又像是回到原點,於是婁東灝折中道“元嵇國內亂未平,想來也不會大肆來犯,邊城有七萬兵力,又有詹將軍坐鎮想來邊城百姓無憂,至於叛賊......,範疇,你查的如何了?”
範疇上前回稟道“回陛下,當日那許昌盛曾指認是瑄王指使刺殺的公主,意圖挑起兩國紛爭,近日微臣一直在查瑄王府中之人的底細,發現有兩人的確可疑。”
“哪兩個人,何處可疑?”
“其一便是瑄王身邊一直跟著的謀士黃青,其二便是七年前曾救過瑄王性命的麵具人,這二人前段時間曾離開過京城前往邊城,前兩日臣審問黃青時得知他們是去了元嵇國。”
“元嵇國,難道真是瑄王在背後操縱?”
婁東灝抬手製止他們的喧嘩,點頭示意道“範疇,你繼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