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宣布完辯論規則後,為了公平,兩隊猜硬幣,由裁判扔硬幣,猜中硬幣正麵者代理正方。
很幸運,日內瓦戰隊拿到了正方。蘇黎世大學代表反方進行駁論。
主持人高聲宣道:“下麵由本邦司法部長邁阿密先生,抽出今天要答辯的有關題目。”
邁阿密部長先搖動幾下一密封的紙箱,然後撕開封條單手從裏麵一堆信封裏,拿出一張信封。
打開高聲念道;“今天的答辯題目是一道曾在互聯網上,被世人怒罵X國司法機關沒有道德良心的一個案例,說的是一位出租車司機為了追趕盜賊誤把盜賊撞死而以過失殺人罪被判罪入獄。廣大群眾認為法律的基本出發點是保護“弱勢群體”。而這一判決與群眾心理恰恰相反,而法官判罪的理由是以案發時不在同一地點和時間,不屬於見義勇為之舉。所以廣大公民對這一判決紛紛表示\"不公”及純粹荒謬!”
當司法部長坐下時,主持人示意正方首先發表言論。
卡爾教授皺了下眉頭,這道題對自方來說不是什麼好事,現在\"情理\"往往脫離人們獨立思考的範疇,高速流動的觀點裹挾著強烈的個人情緒,一鍵轉發的模式更是帶動了群體情緒,有時群眾的輿論是可以左右一個案件的。
傑克一位師兄站起,“我方觀點支持法官此判決,任何一部法律都是講證據的,當出租車司機駕車追趕盜賊這一舉動,確實脫離了事發地點及事發時間,沒有什麼可置疑的。”
日內瓦助威團陣響起一片掌聲。
反方一辯選手立刻站起說道;“反對,法律如果不是保護弱勢群體那就沒有公平而言,還有司機這種舉動應是見義勇為,每國的法律必須要遵從大多數公民的意願,在民主自由主導的國家,法律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和社會秩序而存在。”
對方陣營裏響起一片掌聲。
傑克站起發言,“今天的我們深陷公共輿論,時常會被撲麵而來的窒息感所包圍,但是一個國家大眾輿論如果能改變判決,那法律就有失尊嚴,這國的法律在輿論麵前會顏麵掃地,皮無完膚。試問當一個國家的法律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那麼他會何去何從?當一個國家的輿論可以代替法律時,那還要法律幹什麼?還要法官幹什麼?這才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悲哀。我為那名講證據堅守職業規範的法官而致敬點讚。”
自方戰隊,頓時口哨聲伴隨掌聲四起。
對方二辯起身反駁道;“我們現在辯論的是\"法律的基本出發點應是保護“弱勢群體\"這一主題。法律在製定之初,就是由強者或者說強勢集體所製定的,在與弱者的對峙中隻會為自己擴大優勢,出租車案例就是其中典型之一。”
日內瓦三辯選手起身反駁;“任何一國處罰法,首要前提是\"必須以事實為根據\",當事人駕車追趕盜賊本是見義勇為之舉,可他卻以快速將人撞死,這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請問法官根據法律條文做出的有罪判決,可違背法律規定?”
對方一辯選手起身發言:“荷蘭最高法院就曾經判決一位女性向劫匪開槍打中其胸部致其死亡。即使她所持槍不合法。也沒有予以處罰,因為該名女性開槍明顯是情緒高度緊張所致。出租車案完全可以借鑒此案,這才是順應民心之審判。”對方一辯選手說道。
傑克站起來大聲說道;“錯,你這是在偷換概念,槍擊案是歹徒正在施行犯罪,根據荷蘭刑法, \"第四十一條第1款. 為保護自己或他人的身體、猥褻或財產免遭直接的非法攻擊而做出必要的行為的人不應受到懲罰。第2款. 如果它是由攻擊引起的暴力情緒幹擾的直接結果,超出必要防禦的限度是不受懲罰的\"。而出租車司機是在完全主動占據優勢下,何來緊張情緒?采取的這種主動追擊,而導致當事人死方,就應負有法律規定的相應後果。”
對方愣了,沒有想到對方居然熟悉荷蘭刑法,主席台上也是迅速開始查閱荷蘭刑法。
台下的卡爾笑了,帶頭開始鼓掌,自方陣營是掌聲一片。
對方經過短暫慌亂後,調整心態,三辯選手站起發言。
\"法律就應該保護弱勢群體為正義,因為弱勢群體代表了廣大群眾利益,法律必須是為大眾人服務的。”
傑克起身準備發言,可此時主席台上有的評委已經有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這個秀氣少年,因為從電腦上查到了,荷蘭刑法第41條確實如傑克而言,但是第二款傑克把前後兩句顛倒,這樣應該是為了有力反駁對手吧。
“法律從來都不是保護弱者和老實人的,而是保護遵紀守法的公民,任何法律必須講事實講證據。事實是你隻要違法犯罪,而證據確鑿,不論你是不是弱勢群體,都可以依法法辦你,法律決不會因為你是貧困者便可網開一麵,更不應你是權貴者我便詢私枉法。法律是講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