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王三十五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姑蘇城下起了鵝毛大雪。夫差看著這場大雪,思緒也飄了起來。來到這個時代也已有了一段時間了,我已改變了夫差和吳國的命運,打敗了勾踐吞並了越國,如今的吳國擁有淮泗江東等地,就疆域來看,已可以和北方霸主晉國比肩了,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呢?是北上與晉國爭霸還是息兵安民休養生息。算了,不想了,還是聽聽大臣們的意見吧。
夜晚時分,相國伍子胥大將軍孫武以及其他文武百官和新近歸降的文種範蠡等越國官員都接到吳王詔令來到了王宮。吳王宮議事廳生起了篝爐,眾臣們感到非常溫暖,於是都放鬆了心情,但沒有人先開口,跟隨夫差這麼多年,大家都非常知道夫差的脾氣,都在等待著君上先開口。而文種範蠡等因為剛歸降,所以也沒有開口。夫差感到氣氛已差不多了,於是開口說道:“如今我大吳滅了越國,已無後顧之憂,接下去是不是還要北上與晉國爭霸呢,愛卿們是怎麼看的?”文種聞言就想開口說話,不想自己的衣袖被人拽住,回頭一看原來是範蠡,隻見他暗暗搖了搖頭。文種醒悟,於是不再說話。這一切都被夫差看見,皺了皺眉。還是相國伍子胥先開口道:“雖然我大吳剛打敗了越國,威震天下,但我大吳連年征戰,民困兵乏,國力消耗殆盡,況且我大吳剛吞並了越國,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嫉恨,如果再北上與晉國爭霸,恐怕會導致其他諸侯國聯合起來對付我大吳,到時我大吳處境不妙啊!”夫差聞言,不禁暗道:還是薑老的辣啊。夫差道:“相國老成謀國,實乃我大吳之福啊。”伍子胥哈哈大笑道:“那是,如果老臣連這點眼光都沒有,怎麼還有臉當這相國呢?”孫武聞言不由搖了搖頭,範蠡卻仔細觀察夫差的臉色,卻發現夫差臉色毫無變化,不由暗道:我常聽聞吳王夫差剛愎自用,外寬內忌,不能容人,現在看來卻與傳言相差千裏。夫差目視其他大臣道:“你們還有什麼意見呢?”孫武道:“相國所言甚是,正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而且我觀當今列國是危機重重,隻要大王內修國政,外交休兵,我大吳有的是機會。”夫差聽孫武這麼一說,不禁來了興趣,連忙問道:“大將軍對當今天下局勢有何高見?”孫武答道:“是大王,先說北方的霸主我大吳的主要對手晉國,晉國雖看似無比強大,但問題最嚴重,國內政權由韓趙魏範,中行及智氏六卿長期把持,國君大權旁落,長此以往,勢必發生內亂。再說齊國,齊國在田乞殺掉高昭子和國惠子擁立公子陽生後,擔任相國,已經大權獨攬,而且田氏經營已有百年,又施善政,齊國民心已盡歸田氏,用不了多久,臣相信田氏會取代薑氏成為齊王。最後就是楚國,楚國幅員千裏,但腐朽已極,國君昏庸,大臣腐敗,民恬兵嘻,與我大吳交戰連連失利,甚至被我大吳攻入國都。但百年之蟲死而不僵,要想切底打敗楚國非十年之久。其他各國皆不足慮。”夫差聞言讚道:“善!大將軍所言使寡人茅塞頓開,不過大將軍好像漏了一個國家。”孫武聞言,連忙問道:“不知君上所指的是哪個國家?”“秦國。”“秦國?”“對!就是秦國,秦國據崤函之固,內有八百裏秦川,民風彪悍,如果假以時日,必為我吳國大敵。”孫武點頭說:“君上所言甚是,秦國有這潛力,不過現在還是弱國。”夫差暗道:是啊,秦國還沒有商鞅變法,也就沒有後來那麼恐怖的戰鬥力。
不知不覺,大廳裏的蠟燭已耗盡了,內侍們趕忙換了新蠟燭。隻聽夫差說道:“雖然我大吳現在需要休養生息,但不代表我大吳就馬放南山刀入兵庫,不知我大吳除了休養生息,還要幹什麼?”已擔任太宰大夫的文種說道:“如今我大吳幅員廣闊人口百萬但有才能的官員稀少,所以我大吳應該廣開門路吸引各國有才能的人來我大吳任職。”夫差大喜:“善,太宰所言深合我心,正所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我大吳要想成就霸業必須招攬各國人才。這件事就交給太宰去辦好了。”文種聞言不由激動萬分,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條建議就被采納了,內心頓時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伍子胥說道:“君上所言實在太好了,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我大吳也要廣納各國的人才。”夫差想到無論在什麼時代,人才才是最主要的。夫差又想到曆史上的燕昭王做法,於是對大臣們說了千金買馬骨的故事,大臣們都說這是好方法,能使吳王愛才納賢的名聲很快傳遍各國,最合適的人選當是夫差的叔祖季劄,季劄品格高尚,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世人譽為‘南季北孔’,與孔子齊名。於是夫差建了一座精美輝煌的房子給季劄住。並在姑蘇城外建了一個黃金台,上麵放了一千金,來招攬天下賢士。於是吳王夫差愛才的名聲不脛而走。各國人才都往吳國而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