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吳國變法(1 / 1)

在晉國通往吳國的官道上,出現了一輛正在疾馳的馬車。車夫正在焦急的趕著馬車,嘴裏也在不停地催促著馬兒,馬兒都已跑得渾身是汗。這時從車裏露出來一位年輕的士子,身穿白衣,相貌儒雅,特別是兩條劍眉非常醒目,蘊藏著勃勃的英氣。這樣的人物可不多見。這位士子用兩隻靈動的眼睛看了看四周,才對著車夫問道:“福伯,我們到哪了?”車夫回答道:“我的少爺,一路上你都問了多少遍了,我們已經度過淮水了,再過一天就到姑蘇了,你不著急,安心在車裏等著吧。”年輕士子回到了車中,歎了口氣,自己能不著急嗎,自己出身名門,在父親督促下讀覽群書,可惜家道中落,父親也一病不起,臨終囑咐自己要振興家門。自己發奮努力,終於完成了《法經》,並創辦‘平糴法’來改善晉國的糧食價格過高的問題。可惜踏遍了六卿的門檻,卻無人賞識自己。六卿們都在爭權奪勢,長此以往,晉國危矣!原來這位年輕的士子叫做李悝,就是戰國初期實行‘李悝變法’,幫助魏國成為霸主的那個李悝。可惜現在晉國混亂,六卿爭權,無人賞識李悝。正當李悝心灰意冷的時候,聽到吳王夫差在招攬賢才,一心想光大家門的李悝便馬不停蹄的趕來吳國。一路上打聽夫差的作為,當李悝聽到夫差用瞞天過海之計擊敗越國時,不禁擊案叫絕,又想到吳國國力雄厚又有伍子胥孫武文種和範蠡等輔佐,如果吳王夫差能夠用自己的策略,相信吳國一定會成就霸業,統一天下也未可知,到時候自己就能名揚天下,流芳百世了。想到這裏,李悝內心不禁充滿了興奮。

正在吳王宮陪伴西施鄭旦的夫差聽聞有人登上了黃金台並且拿了那一千金,不禁來了興趣,雖然黃金台建了有一段時間了,但有膽量上去的沒有幾個人。夫差決定見一見這個人,西施也在旁邊勸道:“大王,國事要緊,不用在這裏陪我們姐妹二人了。”鄭旦也在一旁相勸,夫差滿臉笑容對二位妃子說:“二位愛妃真是寡人的賢內助。”說完,一人給了一個吻,弄得西施鄭旦滿臉嬌紅,但仍然勸夫差去處理國事。當夫差聽聞來者名叫李悝,是晉國人時,不禁呆了半響,但回過神來連忙跑出宮去,連鞋也沒穿。李悝在宮外真是度日如年,一會想到自己在晉國的遭遇會不會在吳國重演,一會又想到自己被吳王賞識,重用自己的場景。正在患得患失時,看到一個身穿王服沒穿寫的人飛快的奔向自己,旁邊的吳國官員連忙跪下高呼:“恭候吾王。”李悝才明白來者是吳王夫差,不由得手忙腳亂連忙跪下。還沒跪下,就被夫差扶了起來。夫差說道:“先生之名,寡人如雷貫耳,寡人一定重用先生。”李悝一聽,心裏不由納悶:我的名聲有這麼大嗎?都傳到吳王的耳中了。聽到夫差將重用自己時,不禁激動地跪了下來對夫差說:“悝一定全力輔佐君上,助君上完成宏圖大業。”

夜晚,夫差和李悝徹夜長談。李悝說道:“君上,我一路行來看到吳國百姓對糧價過高怨聲載道,難道君上沒有注意到嗎?”夫差聞言歎道:“寡人豈不知,隻是寡人試了很多辦法都無濟於事。先生有何教我?”李悝道:“悝經過多年思考,想出‘平糴法’,由國家來控製糧價,重農抑商,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夫差一聽再聯想到後世政府做法,心中不由大喜說道:“善,寡人聽從先生的教誨。”李悝一看夫差采納自己的方法,心中大喜,再對夫差說道:“我參考各國的法律,寫成了一部《法經》,隻要君上推行這部《法經》,依法治國,我相信吳國一定會國力大增。”夫差一聽大讚:“寡人一定謹遵先生之言!”夫差又根據商鞅變法,與李悝仔細討論後,確定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推行五銖錢,建立縣製等發展戰略。翌日,早朝上當夫差提出與李悝討論完善後的變法策略,毫無疑問受到了強大的阻力,特別是王室和世家,因為變法損害利益最深的是他們。不過得到了伍子胥孫武季劄等重臣的支持,再加上夫差的積威,最終變法在朝堂上通過了。於是,吳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同時,夫差任命李悝為左相國主持變法,伍子胥為右相國。因為春秋時期以右為尊,所以李悝位在伍子胥之下。眾臣對李悝擔任都很意外,夫差看出眾臣的想法,於是說道:“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我大吳要想成就霸業,統一天下,那麼就要不拘一格用人才,李相國的才能相信大家以後會見識到的。”夫差為了使變法盡快的實行下去,效仿商鞅的做法,在姑蘇南門樹立一根木頭,並傳令隻要有人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最終有個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北門,夫差立即命令給與他十兩黃金。這件事立即引起了轟動,吳人相信變法是真的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