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正式扯起大旗和政府叫板的時間是:公元875年正月初三。
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黃巢早就在老家曹州冤句(今山東荷澤)暗中聯絡各路英雄豪傑等待時機、蓄勢待發。為了給起事造勢,黃巢還親自編了一條*給曹州的鹽民:“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可是,想不到,頭鍋湯被濮州(今河南範縣)人王仙芝端了。
在上一年(公元874年)的十二月,濮州人(今河南範縣)王仙芝與尚讓、尚君長等人已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揭竿而起,聚集了三千多草根平民,自稱“草軍”,正式起兵反唐。
“王仙芝?認識!都是一條道上的哥們!”聽說王仙芝先一步行動了,黃巢雖略感突然,卻並不意外,激動地對手下的弟兄說:“咱們得趕緊,跟著一塊幹!”
一年前的初冬,黃巢和王仙芝兩人還一起在荒郊的小野店喝酒。
當時,天上飄了一點小雪,兩人一起吃火鍋,三斤狗肉兩斤羊肉,鴛鴦底,兩壇女兒紅,喝一口酒,罵一句狗皇帝,好不痛快!
想不到,分別後才短短一個多月,王仙芝就提前幹大事了。
黃巢想,王大哥自封“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這個“平均”的口號,前所未有,很有創意,不得不佩服一下。
王仙芝也是鹽梟世家出身。
黃巢高考落榜後,子承父業,在販鹽界混,沒少和王仙芝一起合作。
在當時,比較有名的私鹽販子除了黃巢、王仙芝外,還有王建、錢鏐、徐溫等人,這些人若幹年後,都成為了名動天下,風雲一時的人物。
公元875年正月初三,黃巢在曹州招募了一千多人,甩開膀子幹起來了。
而這時的李儇還在日理萬“雞”,鬥雞賭狗,抽不出閑工夫處理王仙芝、黃巢這點兒破事。
而且,中央集團裏,以田令孜為首各政要都一廂情願的幻想著所有不愉快的壞事都會自動消失,無疾善終。
這一年,河南、河北、湖北、安徽、甚至京畿都鬧蝗災,蝗蟲所過之處,遮天蔽日,麥稻無存,赤地千裏,觸目驚心,而京兆尹上奏朝廷的奏章上居然說:“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蝗蟲們進入京城地麵後,都向“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齊學習,不肯吃莊稼,全抱著荊棘杆集體絕食自殺了。
“什麼?自殺了?不好玩了,一點都不好玩了!”李儇興味索然,有些悻悻然地說:“這麼快就自殺了,一點挑戰性都沒有了,唉。”
“沒辦法啊,皇上,你看,連老天都在幫你,天佑大唐啊!”田令孜拍馬屁說。
“是啊是啊,皇上,你要請客,請客慶祝!”朝廷裏歡呼一片,“宰相皆賀”。
公元875年六月,黃巢和王仙芝實現了會師,兩人合夥一起打下了曹州、濮州、陽翟(今河南禹縣)、郟城(今河南郟縣)汝州(今河南臨汝)、鄧州(今河南鄧縣)、唐州(今河南泌陽)、郢州(今湖北鍾祥)、複州(今湖北天門)、申州(今河南信陽)、光州(今河南潢川)、廬州(今安徽合肥)、壽州(今安徽淮南)、舒州(今安徽潛山)、蘄州(今湖北蘄春)等地,橫行於山東、河南一帶,逢州奪州,遇府奪府,“仙芝集團”的牌子越打越響,事業越做越大,一時風頭無兩,朝野震驚。
除了李儇少年不識愁滋味外,朝廷裏的大小官員再也坐不住了。
屏蔽功能消失了,鴕鳥政策失效了。
大家都紛紛商量對策。
因為王仙芝在打汝州時,活捉了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鐸的弟弟,汝州刺史王鐐,所以王鐸的意見是招安,他說,招安可以降低成本,創高回收!
一石激起千層浪,王鐸的意見引來反對聲一片。
很多官員認為招安根本就是姑息養奸,甚至是間接的鼓勵天下的草民都起來鬧事。
有一個官員慷慨激昂,說的話擲地有聲,他說:“先帝不赦龐勳,期年卒誅之。今仙芝小賊,非龐勳之比,赦罪除官,益長奸宄。”——當年龐勳帶領職業軍人造反,最後還不是被我們消滅了?
還有一個說:“盜賊無厭,雖與之節,不能止其剽掠,不若急發諸道兵扼泗州,汴州節度使為都統,賊既前不能入關,必還掠淮、浙,偷生海渚耳!”言下之意是:象王仙芝這種小賊,隻要我們保持必勝的信念和決心,從心理上蔑視他,從氣勢上壓倒他,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用不了多少天,他們就會自動消亡。
官員們越說越離譜,反正吹牛不上稅。
王鐸差點氣得半死。
李儇饒有興趣地看著下麵的這幫臣子,覺得這下好玩了,問:“那,誰負責帶兵去跟王仙芝幹幹呀?”
這下問題嚴重了,剛才一直嘰嘰喳喳熱鬧非凡的大殿霎時安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