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漼一共生有十六個子女,不知什麼原因,他獨獨偏愛長女同昌公主。
這種偏愛,已經到了一種極度執著,極度瘋狂,極度溺愛,超出人們想象的境界了。
李漼對同昌公主的愛,用一句套話來形容,那就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心裏怕掉了”,因為愛,簡直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來給公主做玩具。
史書上說,同昌公主出嫁的時候,李漼幾乎把國庫翻了個遍,把所有能稱得上奇珍異寶的東西全都打包做了嫁妝。
這其中有:
澄水帛:長約八九尺,似布非布,薄如蟬翼,色亮透明,夏日炎炎的時候將它淋上水掛起,滿座皆覺涼爽,暑氣全消,是綠色環保不耗能的超薄型空調器。
火蠶棉:用它做衣服,防寒,保暖;如果該用一兩的料,就不能用一兩二錢,否則,這衣服穿在身上就好像身處洪爐,縱數九寒冬,也酷熱難當。
連珠帳:全部由滾圓光亮的珍珠串起的帳子,通風、透氣、防蚊,還可以當照明燈,高效,節能。
瑟瑟幕:輕薄柔軟,透明得象不存在,但在陽光下,隱約可見上麵青綠色的紋路,絕對不是《皇帝的新衣》裏的材料。坐在簾幕裏,天下大雨也滴水不進,透明、防雨,超級豪華的古代油布。
紋布巾:潔白柔軟,無論怎樣用,用多少年,用水輕輕一漂,不留汙漬不留皺痕,還不傷手。
如意玉:小如桃核,天生七孔,光線縱橫交叉,往複折射,璀璨萬千。
此外,還有金麥銀米數斛、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鳳香、龍腦香、辟塵犀、鷓鴣枕、翡翠匣、神絲繡被、瑟瑟幙、紋布巾、火蠶綿、九玉釵等等,均來自異域。
在幾乎送光了國庫中的珍寶之後,李漼還怕女兒的現錢不夠花,又另送了五百萬貫。
同昌公主出嫁那天,送陪嫁的宮使隊伍從皇宮一直排到京師的廣化裏——這兒有李漼特意為女兒量身定做的小愛巢、附馬府。
附馬府由全國一流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精心打造,門窗均用雜寶裝飾,井欄、藥臼、槽櫃等用金銀製作,就連笊籬箕筐都是用金縷編織而成;床用水晶、玳瑁、琉璃等製作,床腿的支架雕飾也是金龜銀鹿。
女兒出嫁以後,李漼還時時心疼女兒的吃穿花用不能象在皇宮裏一樣,就隔三差五派人往駙馬府裏給女兒送各種珍饈玉饌。
有一道叫“靈消灸”的菜,是從羊肉中精選出來的,一頭羊裏隻有四兩肉符合它的用料標準,做成以後,可以保鮮很久,“雖經暑毒,終不臭敗。”
還有一道叫做“紅虯脯”,不知道是怎麼做成的,做好以後往盤子裏一放,肉絲盤旋環繞,一縷縷向上延伸,高達一尺,拿筷子一壓,就縮短三四分,一鬆手,立刻就恢複原狀,神奇如海綿寶寶。
……
隻可惜,公主是福薄之人,無緣消受這種富貴,婚後一年,就死掉了。
聽到這個噩耗,李漼登時摧肝裂肺,號啕大哭,連哭了三天三夜,哭得陰風陣陣,死去活來——活來之後,命人把為公主治病的二十多名禦醫全部誅殺。
《舊唐書》記:“雷霆一怒,朝野震驚,囚九族於狴牢”,“枝蔓盡捕三百餘人,狴牢皆滿。”
一天之後,禦醫們的家族三百多人被投入大牢治罪;
陪嫁的宮婢侍從則全部作為殉葬口下葬。
公主的棺槨又大又重,這大棺材到底得由多少人來抬嗎?“賜酒百斛,餅四十橐駝,以飼體夫。”抬棺的人路上得吃掉了三十頭駱駝馱的糕點、一百斛酒。
——舉行喪禮那一天,李凗親自為女兒寫挽歌,並勒令群臣都要作詩詞吊唁。
文武百官誠惶誠恐,一個都不少,全來了,當然,沒空著手,帶來了各色金銀器物和沉痛的吊辭。
結果,陪葬的寶物以及儀仗一字排開,有數尺高的鹹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剛經》卷子、金駱駝、鳳凰、麒麟,還有木料雕刻的殿堂,陶俑做的龍鳳花木、人畜珍獸等等,“凡服玩,每物皆百二十輿,以錦繡、珠玉為儀衛、明器、輝煥三十餘裏。”有三十多裏路長。
有人因為譜寫一首哀挽公主的《歎百年舞曲》,詞語淒惻,聞者涕流,舞女數百人配以舞蹈,李漼心頭大慰,調發內庫雜寶為舞女作首飾,用八百匹作地毯,一曲歌舞過後,“珠璣覆地”,地上散落了無數的珍珠寶石。事後,李漼又將作曲者封為威衛將軍,送銀樽兩個,裏麵裝滿了珍珠寶石。
公主下葬後,陪葬的無數珍寶就一把火全燒了。這樣一來,引得京城百姓連續一個多月在公主的墳上來回遊蕩,扒灰尋寶。
除了喜歡聽音樂,喜歡燒錢外,李凗還喜歡旅遊和拜佛。
李漼每次出遊,一般都會帶上自己眷養的歌手、樂隊五百多人,還有親王,高官,宮廷內外扈從,人數有時多達十餘萬人,開支的費用難以計算,成為了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