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寶玟往青齊州,寶珠回大秦國(1 / 2)

邵寶玟想了想:“祖母,皇為主,良臣為輔,天下可安泰,良臣各盡其職,從京城到地方,秦民可安泰,真正能推動大秦繁榮富強的是臣非君。”

“是啊。”穆晚晴緩緩地點了點頭:“所以,臣工為重,皇是掌控秩序的人,唯有秩序井然有條,臣工才能各盡其職,賞罰分明的本質是鼓勵百官為國為民,盡展才華,皇,治貪者!人性的貪婪一旦占據了主導,那將會是萬丈深淵,朝廷臣工一旦有了貪婪之心,百姓則苦不堪言,因人都懼強而淩弱。”

“祖母,人性是好的還是壞的?”邵寶玟問。

穆晚晴頓住了,人性好壞,這看似簡單實則無比複雜的一道題啊。

“無好壞,立場不同,表現出來的麵相就不同,但有底線,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底線,則失去了為人之本。”穆晚晴說:“天下看似紛紜複雜都是事兒,可究其根本也不外乎人性二字罷了。”

邵寶玟輕輕地抿了抿嘴角,是啊,哪裏能非黑即白,人非聖賢,都說聖賢通透,可望山看景,又怎麼能知道聖賢有沒有想不開的事呢?

“販夫走卒,非貧賤,金枝玉葉,非高貴,人啊,貴賤都在一顆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執著就入相了。”穆晚晴帶著邵寶玟進了禦書房,坐在椅子上:“寶玟也是如此,此番修官道、開墾農田,都是為百姓謀福,你在百姓中間,為良種更是為生民,切記遠舌綻蓮花之人,多親近耿直忠厚之人,能言善道不是不善,但耿直忠厚更值得托付大事。”

“寶玟記住了。”邵寶玟說:“五洲司農共三百二十七人,根據大秦各處的農耕特點分三隊,安化州和儀坤州的司農攻一百零三人,齊聚安化州以攻稻,京城各地司農一共一百二十七人,齊聚鳳鳴山,以攻玉米、小麥、高粱和雜豆,餘下九十七人,將聚在青齊州,寶玟帶領他們為草原尋找耕種之法和良種,九十七人中分三十七人,攻牧場。”

穆晚晴低垂著眉眼聽邵寶玟說完,撩起眼皮兒:“到青齊州,畜牧業這一塊要再建個三洲聯動的隊伍,從配種、醫療到牧草,真正能讓草原發揮最大能效的地方,得是畜牧業。”

邵寶玟連連點頭:“祖母說到報信的心坎裏了,這也是寶玟接下來要說的事,青齊州的百姓最熟悉我們邵家人,那邊做事比較容易上手,祖母隻管安心放寶玟出去,等寶玟再回來的時候,雖不敢說草原上的百姓都富強起來,但衣食溫飽無憂,養出來供給兩州一京足夠的牛羊,是可以的。”

穆晚晴笑著點了點頭:“來,跟祖母對弈。”

棋盤上,黑白子各不相讓。

穆晚晴看著邵寶玟穩健的棋風,暗暗點頭,隻有聰明還不夠,沉穩對於要做大事的人來說,太重要了。

大秦的農業已經梳理妥當了,寶玟首功一件,在這個時候依然能沉穩下來,足以證明寶玟的內心已經高於常人的堅定了,這份堅定和最初的隱忍不同,是有根的堅定,唯有如此才能讓她餘生都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奔著心中的目標一直奮鬥。

從這一日開始準備人手,一個月後邵寶玟率領司農隊伍出發青齊州,在這邊動身往青齊州去的時候,青齊州已經接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