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江都這些世家大戶,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婚嫁模式,基本原則就是“門當戶對”。但對於一些本身靠攀附東王府為生的家族,比如說以東王府兵器製造為主要生存方式的宋家,在考慮門當戶對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考慮能巴結上東王府。
當初宋家送宋芷兒到東王府,除了讓宋芷兒在韓健身邊照顧著,也是想“近水樓台先得月”,等宋芷兒年長一些會被他收在身邊當個妃子。這麼一來,宋家就是東王府的親家,雖然宋芷兒做不了正妃,可韓健在調撥兵器生意的時候,自然也就會多眷顧宋家一些。
可問題就是宋芷兒因為自己太刁蠻任性,活生生把宋家的指望給破滅了。宋芷兒被送到上清宮去修習,也是有懲罰性的原因在內。
宋芷兒之後,宋家斷了送女眷到東王府這條門路,之後又因為技術沒有得到革新,在兵器鑄造上有些落後,使得東王府不再完全眷顧於其兵器製造。現在東王府已經不同以往,如今江北魏朝,整個朝廷都在東王府所掌握之中,宋家也知道,再不趕緊從這方麵著手,便沒了機會。
韓健心想,既然韓鬆氏說出了讓她去看看宋家大小姐,甚至納到自己身邊的話,那從道理上來說,宋家應該是花了不少心思在內。之前他便聽說,這次宋家送兵器過來的人中,可包括了現如今宋家的家主。之前宋家家主應該也來過東王府,可能跟韓鬆氏說過什麼,韓鬆氏才會讓他特別留心宋家大小姐。
“二娘,不是說別的。你覺得我身邊的女人還不夠多嗎?”韓健有些無奈道。
韓鬆氏歎道:“女人多才添了一個子嗣,說起來都不知你怎麼想的。先不說這些,無論如何,你也要親自見見這宋家的長女,就算你看了不中意,二娘也不說什麼。但若是不見的話,有些事二娘也不好去交待。”
韓健心說,這不成了“相親”?
不過這相親倒是單方麵的,隻要他看中眼,就算是宋家大小姐那邊有意見,也是不能提的。而且納進府中也隻能當偏妃,根本上不了正席。
“那就由二娘辦。”
韓健有些不耐煩,本來他還想趁著工夫回來陪陪楊蓯兒,現在覺得這心情也沒了。
他倒不介意身邊多幾個溫柔體貼的女眷,而他一直以來便是以這個作為目標在努力著。但被韓鬆氏強加給他的,他便有些意見。除了韓鬆氏提及的宋家長女,以往韓鬆氏也曾提過不少江都世家的名門千金,都是在他正式迎娶顧欣兒進門之前。當時他看過之後,沒有任何問題的,都被他直接給拒絕。
……
……
下午軍中送了前方的戰報過來,韓健看過沒有問題之後,直接交給下麵的人去處置,他自己則在看軍事圖。北方的戰事一時間還不會有結論,現在手什麼還為時尚早,但韓健卻已經感覺出,鮮卑人即將有一場大動作。
因為這些日子,鮮卑人那邊太平靜了,平靜的有些不正常。
鮮卑人從北川城暫時撤兵之後,沒有回援,也沒有徹底從魏朝境內撤兵。而好似在觀望。而且觀望便是有近兩個月時間。
這兩個月時間裏,鮮卑人近乎是一點軍事動作都沒有。韓健從情報獲悉,如今鮮卑人境內也沒什麼權力爭鬥,而鮮卑人也是養精蓄銳多年,就等著這一朝過長城來橫掃中原。怎會說停就停了呢?
但鮮卑人到底要如何,他還是沒個準確的判斷。他猜想,可能原本鮮卑人的計劃,也因為北川城遲遲不下,還有蘇廷夏突然出兵北上,而給延緩和改變了。
鮮卑人也許是想先下北川城,再入中原過黃河,進而一舉拿下洛陽城,占據江北。再圖謀江南之地。
“少公子,郡王妃送來信函,說是讓少公子親自接收。”一名侍衛將一封信送到韓健手上。
韓健拿過信來,心說這才沒幾步,就需要來送信?
其實說白了還是提醒他去看看那個宋家的大小姐。
“軍中接收兵器的事,可有人在做?”韓健問道。
“李將軍和劉將軍二人已經去了,還有幾名兵器所的文官,少公子可還有別的安排?”侍衛問道。
韓健心說這侍衛了解的也挺多的,居然軍中的事也能與他對答如流?
“知道了。本王準備親自過去看看。”韓健打開信隨便看了看,起身道。
“少公子,這麵請。”
韓健隨著侍衛和軍所衙門的人,一同到了接收和驗收兵器的地方。
其實離軍所衙門也不遠,軍方為了安保,將一些主要的軍事衙門都設立的比較近,這麼一來在調撥侍衛人手的時候也更方便一些。
因為這時代並沒有太多的熱兵器,還是以冷兵器為主,也沒有火藥這樣具有危險的貨物存在,因而在兵器存放上,主要也隻是保證不生鏽為主。但以這個時代的鐵器質量來論,很難保證鐵器在長時間庫存之後不生鏽。就算生鏽的,很多也會拿來用,隻是要保持保養,過幾年也就會重新回爐,這就等於是給了那些兵器世家生意。
韓健到兵器所的時候,兵器所很熱鬧。
畢竟東王府進駐到洛陽之後,大規模送兵器來還是第一遭,涉及到驗收的問題,無論是東王府這麵,還是朝廷,都不敢怠慢。韓健到時,也見到幾名兵部的官員,也都在一邊看著。
這次驗收兵器,不但有東王府來負責,朝廷那邊也派了人來。也是楊瑞惦記著他的一萬多新兵,想早些武裝起來。韓健之前也答應過,這次過來的這批兵器,也會調撥一部分給朝廷那邊。
“參見東王殿下。”韓健一到,原本還有些嘈雜的校場內登時安靜下來。
等人見到韓健到來,無論是押送兵器過來的將士,還是在場負責驗收的軍將,都是緊忙行禮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