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輕歎一聲道:“這等小事,還是交由廷尉府,親自理他作甚?”
韓起一聽,自己殺人都是小事,好像這兩個大人物都不想理。登時心中火起,怒道:“我妻子被人搶了,連父親都被人打的隻剩下一口氣,我殺了他們怎麼了?跟官府的人狼狽為奸,當官的沒一個好人!”
韓健心說這是為情殺人?
韓健再看著那捕頭問道:“怎麼回事?”
那捕頭明顯神色有些回避,道:“不知情……”
韓健到底是察人於微,既然連個捕頭都回避的事,那應該這年輕人說的話並非虛言。
卻在這時,胡家來認屍的人已經被廷尉府的衙差押了上來。卻是一名四十多歲看起來很凶悍的婦女和另一名四五十歲看起來很忠厚的老者。
“……好你個姓韓的,殺千刀的,居然敢把我們老爺殺了!讓官老爺把你千刀萬剮!”婦人一上來便破口大罵,甚至有些囂張在那嚷嚷,嚷嚷了半天韓健也沒怎麼聽懂,隻是她最後一句他可聽明白了,“……姓韓的就沒一個是東西……”
這話一開口,在場侍衛都看著韓健,意思是要不要修理一下這潑婦無禮?
“這位夫人,說話是否不要如此不客氣?他一個韓起,將你家老爺殺了,何故要連累到所有姓韓之人?”韓健笑著說道。
一旁的楊瑞神色倒稍微開解一些,卻是笑道:“卻是她說的也沒錯。”
這話說出來帶著玩笑之意,那婦人卻是看著端坐如常的二人。兩個看起來也都很年輕的公子哥,但卻好像是高高在上。
“……殺千刀的……”婦人根本不能好好說話,隻是在那痛罵。
這時候廷尉府少府雲尚明已經前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官員,且是楊瑞親自委任。這也是在李鈺案子發生之後,楊瑞為了保持洛陽的穩定,特地從地方上征調上來的“酷吏”。
亂世當用重典,楊瑞也是希望用酷吏來暫時彈壓洛陽城如今的亂狀。
雲尚明一看便是很守舊的官派,上來之後迎頭便拜,道:“臣廷尉少府,雲嶺,給陛下和東王殿下請安。”
這麼一來,樓上已經沒了一絲聲響,原本還在痛罵的婦人,卻也是住口不言。
“雲少府。這怎麼回事?”韓健看著跪在地上的雲尚明,問道。
“臣……之前偶有聽聞,說是京城中有人不合。可能會滋生凶事,不想……卻是這歹人敢當街行凶。”
雲尚明回答問題的時候很含糊,主要是因為洛陽如今也算時局穩定下來,但他這個廷尉府少府似乎也沒做多少事。而且他如果說這次的凶殺之事他完全不知情的話,可能會被東王追究。他也知道自己是皇帝委任的廷尉少府,並未經過東王府那一關。身為朝臣,自然知道站隊的重要性。
他這麼說,本意是想撇開關係,但韓健已經明顯察覺他與事情有關。
“到底怎麼回事?”韓健厲聲質問道。
雲尚明含含糊糊不知如何回答,韓健隻好不聽他言,轉而看著韓起道:“你說。”
“這位……一定是東王殿下,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東王殿下。但請東王殿下為小人做主?”說著,韓起一把鼻涕一把淚,好像是找到為自己撐腰之人。
“……小人與表妹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從小便訂立了婚約,沒曾想到表妹十七歲,小人正要與表妹成婚,卻得知,表妹已經被人給搶走,父親還被人給打了。小人氣不過,這才……邀約胡家之人,想討個公道,所以就……”
故事聽起來好像很順暢,但韓健還是察覺到有不對的地方。
本來事情無關於他,他大可不管。但他從開始,便料定一切的陰謀是針對於他跟楊瑞。也就是說,眼前的當街殺人不過是在他和楊瑞麵前演的一出戲。韓健很清楚世上之事沒有那麼多湊巧,既然這韓起能當街殺人,還趁著他跟楊瑞一同過來的時候,就說明他是早有準備。今日他跟楊瑞出宮,所知之人甚少,而他跟楊瑞臨時決定來清虛雅舍,甚至連身邊的幾個侍衛都是毫不知情。
這韓起,怎麼會這麼趕巧在清虛雅舍外殺人,還正好被他跟楊瑞得知?
韓健眯眼看了那韓起一眼,似乎韓起的姓氏也是關鍵。殺人的不姓別的,偏偏與他同姓,這婦人一上來罵,便連帶姓韓的一起罵。似乎一切都在說明,是有人有意為之,讓姓韓的故意來這麼做,引起東王的注意,救他一次,甚至是賞識此人的才華,留在身邊所用。
看起來很荒唐,韓健也覺出自己心中所想未免太過於陰謀論。是否有人有這般的能力和手段,也成問題。
“你說你得知表妹被人搶走,可是為何搶走的時候,你不在身邊?”韓健問道。
“……小人……小人參軍去了……”韓起支支吾吾回答,似乎是很不想說。
那婦人旁邊很憨厚的中年人這時候鼓起勇氣上前道:“這位……官老爺,這姓韓的……是一個逃兵啊。按照我大魏的法典,逃兵是要被問斬的。”
韓起緊忙解釋道:“……小人不是逃兵,不是逃兵啊。小人隻是知道家中老父病危,這才回來……小人乃是家中獨子,是將軍看小人可憐,才讓小人回鄉的。還請殿下明察……”
說著,韓起不斷磕頭求饒。
韓健再次皺眉。
本來他覺得這韓起是被人有意安排過來演戲的,既然這麼一個人,不可能來刺殺他跟楊瑞,那過來演戲的目的無非是救他一命留他在身邊所用。可若這韓起是個逃兵的話,那事情似乎是說不通了。
一個逃兵,就算被救了命,那終究也是不堪大用之人。就算給他編排一個背景,也不會用這等的身份出來蒙混過關!
韓健心說,難道是自己想多了,這本就是一次很平常的為情複仇的案子?
“……行了,交給廷尉府吧。”韓健道,“案子有結果的話,記得傳一份卷宗到東王府,先別著急處決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