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又一次得到了信任,他很感動,於是工作的就更賣力了,終於在不久之後成功完成了這次水利工程,他看著他為之奮鬥了10年,為此背叛韓國,被關進監獄,,但最終依然成功完成了的渠,他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鄭國因為已經背叛韓國,回不了故鄉,所以暫時仍然留在秦國,當一年之後,這個渠帶給了秦國明顯的實利時,嬴政立刻意識到,自己並沒有信錯人,同時這個人是個絕對的人才,有特長的人才,我記得現在招人的時候一般都是先問學曆,然後再問特長,如果學曆相同,就選取有特長的那個人,並且還有各種特長生被錄取進入各種學校,可見有特長多麼吃香,在古代依然不例外。
於是秦王滿懷信心的向鄭國許諾給與他高官厚祿或者財富,而條件則是要他向秦國效力,嬴政相信是沒有人能抵擋得了這些誘惑的,然而鄭國用事實向我們證明,這些東西有時候也並不是不能抵抗的,他拒絕了,他拒絕了高官厚祿,拒絕了他應得的財富,因為他清楚,雖然他已經為秦國修完了渠,然而卻並不是為了這些,他隻是為了那些因為秦國連年征戰而沒有好日子過的百姓而去修渠的。
他清楚的知道,雖然自己為秦國做了這些,但是自己的行為卻會使得秦國強大,雖然他並不後悔,但是依然懷有愧疚,對韓國的愧疚,對自己母國的愧疚,我相信這種愧疚感是很大的,所以他拒絕了為秦國效力,雖然回去已經不可能了,但是我依然會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我,鄭國,並不是一個為了高官厚祿而背棄母國的人。
鄭國成功的證明了這些,在以後的曆史裏,他本人終其一生再未出現,而以他的能力隻要他繼續去幫秦國幹活,那就不可能不會不出現,所以我相信,他始終沒有背叛他的母國而去向他國效力。在我們這個時代,我知道有很多人會說他傻,說他二缺,然而我認為他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的,他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敬佩的,他的行為並不是傻,而是一種光輝,人性的光輝,無論這個世界有多麼黑暗,但它始終是有光亮的。
最後說一下那個渠,那個渠被後人命名為鄭國渠,以鄭國的名字命名,因為那個渠造福了無數人,無數朝代,鄭國渠現在依然存在,它在現在的涇陽縣西北25公裏的涇河北岸,它西引徑水東注洛水,長達300餘裏,利用涇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點,用以灌溉,並衝壓、降低耕土層中的鹽鹹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萬餘頃,使每畝增產到一鍾(六石四鬥),也使無數的人因此有了飯吃,救了無數人的命。
鄭國先生是偉大的水利學家,他並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去工作的,他為的是更多平民,窮苦人的利益,他將一直被世代傳誦,即使500年後他的名字依然不會消失,這是他應得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