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老少都不是笨的,都是自家人,也不來虛的,既然當家人說了,他們也都沒意見。
春暖覺得,這些方子,也不是她原創的,而且能夠重活一生,得到這麼好的一家人,是她最大的福氣了。
再說了,春暖自己還真不在乎這幾個方子,即使沒有它們,春暖也自信能夠養活自己的。
但也知道,這是家裏人對她的照顧,若是她不要分紅,花大伯他們心裏還是會覺得占了便宜。
遂提了自己的意見:“爺爺,我大多都隻是動動嘴啊,剛說了一家子不分你我,我也不要多了,給我一成就行。”
花成福花伯娘忙說:“太少了,不成。”花成財花嬸子兩口子依著自家閨女,頓時又吵吵起來了。
花家老兩口坐在首位,樂嗬嗬的看著。兄弟倆的事情他們自己解決吧。
最後,還是春暖提議:“大伯,你們也別爭了,要不這樣吧,剩下的八成,您和我爹平分。我家勞動力少,算是占了你們的便宜。您看,這樣可好?”
勞動力算啥,若是沒有春暖的腦袋瓜,有力沒地出啊。所以僅僅比春暖家少一成,花伯娘感覺還是自家占了大便宜啊。
還要分辯時,花暄這個長孫出了聲:“爹,娘,就按暖暖說的來吧。”心裏卻無聲道:“以後一定不讓暖暖吃虧。”
錢還沒見著,這吵著分紅的場麵想想就好笑。
接下來幾個大人就商量著什麼時候去私塾的事情。
一般來說,私塾隨時都可以去,但是過兩天就插秧農忙了,正是需要勞動力的時候。
再說,除了花暄閑暇時練練字,花昭花昀哥倆個,已經好久沒摸過書了,這樣也考不上好的私塾啊。
一個縣裏,好的私塾也就那麼兩三個,僧多粥少,所以就有了入學選拔。倒也不難,就是默寫幾段《論語》。
春暖提議道:“要不先買回一套書來,我們沒事的時候都一起抄,既練了字,又能加深記憶。”
花暄第一個響應,畢竟科考的書也不便宜啊。
有人給出了方向,也就有了努力的目標,花家另外兩個哥哥都鬆了一口氣,不用自己規劃挺好的。
最後商定的結果是,先在家自學四書五經,做到能把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這樣再去私塾,就可以直接進提高班。畢竟基礎班也就是先生領著一起讀書抄書背書罷了,少上一年,就能節省不少銀子呢。
這些都是花暄以前從王家莊一個童生那裏得知的,從這一點可知,其實花暄內心深處還是渴望更進一步的。
既然要想走科舉之路,那就越快投入其中越好。
所以,決定由花爺爺帶著花暄和春暖,明天再去趟縣城,把書本和筆墨紙硯都買回來,閑暇時就都操練起來。
今天的家庭會議開的格外晚,畢竟是關乎家族往後的歸屬,從春暖提出,到最後拍板決定,每個人都神采奕奕。
畢竟這個年代的家庭,舉家之力,能供出一個讀書人就已經很厲害了。而他們花家,是決定給每個兒郎一個讀書的機會。這又怎能不熱血沸騰?
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是壓力,可想到春暖的信誓旦旦,還有近期春暖的所作所為,無一不對春暖充滿希望,跟著春暖幹,絕對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