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笑起來,“不用了。”
喬希寧換上沮喪的麵孔,“真的不用嗎?我就知道錢留不住你!阿梨,你要我做什麼都可以!需要我以身相許嗎?”
他生動的表演讓我嘴角抽搐——他實在應該去當演員而不是去唱歌。但拜他所賜,我終於恢複了精神。
我們的抬杠敏姐看在眼底,她咳嗽一聲,“好了,別鬧了。時間緊迫,阿梨你不是說可以幫我們分析安露嗎?我說,真的好用嗎?”
“當然。”我冷靜地說。
我總是隨身挎著個巨大的包,裏頭裝著我的七寸筆記本電腦、手機、充電器等若幹電子產品。翻開折疊屏,我手指如飛地敲著鍵盤,調出軟件,投影到車上的擋板上。
安露,Max電視台的王牌主持人之一,今年三十二歲。她的演播室不像別人的那樣刻板,咖啡點心一應俱全,對來賓也從不高高在上。演播室的氣氛輕鬆溫馨,能讓嘉賓徹底忘記攝像機以及坐在電視機前的千千萬萬觀眾。她的訪談節目中,各類來賓都有,大抵是各界名流,如政治家、知名作家、頂尖科學家、大公司CEO……不一而足,藝人隻是其中一小類。
安露在節目中非常善於引導,似乎總能讓訪問者說出真心話——她用傾聽來引導。在她的節目中,人們好像很容易敞開心靈。當然,那些特別糟糕的談話對象例外。差不多每兩三個月,在她的節目中就會爆出驚人的新聞。兩年多時間裏,她的節目收視率始終居高不下,是觀眾心目中的王牌節目。
上她的節目固然有被引導說出真話的危險,但是也說明了受訪者的知名度高到了一定程度。喬希寧能上她的節目,說明他真正紅得發紫了。
不過,安露的節目有個特點,她的團隊會對嘉賓做大量的背景資料調查,一般人無從知曉她調查了什麼,在大量資料的支撐下,她從不跟嘉賓事先打招呼說“我要問這個那個問題”。有若幹嘉賓都在網上訪談中說,她永遠那麼出其不意,你根本想不到她下一個問題是什麼,這也讓很多人頗覺苦惱。
喬希寧被她邀請的時候,又喜悅又憂心。
“萬一她問到一些尖銳甚至隱私的問題,怎麼辦?”
喬希寧家境優渥,不過在演藝圈有些不太好的傳言,他最怕人家問這個。
我當時和他在酒店房間裏玩電子遊戲,我撇嘴,“有什麼好擔心的?人總有套路存在。”
“嗯?”
我是科學技術萬能論的信徒,崇尚技術分析和量化。於是我回答了他的問題,“她的訪談在網絡上有大量的資料,隻要用網頁信息提取軟件進行分析,按照關鍵詞加以總結和整理,就可以得出她最可能問的問題。”
“唔,”喬希寧點點頭,“起初還覺得不可能呢,被你一形容,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了。”
“本來也不麻煩。”
敏姐不失時機地插嘴,“阿梨,那就麻煩你幫忙分析一下吧。我們也好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