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歧路人(1 / 3)

我和他本就不是一類人,這部電影結束後也沒什麼機會再見麵了吧。

攝影棚去得多了,我發現拍攝電影完全沒有我想象中那麼有趣。

片場多半是混亂的,電線堆在腳下到處都是,稍不留意就會被絆倒。想看現場吧,沒看到劇本也不知道情節,偶爾看到拍攝片段也是雲裏霧裏的。喬希寧是想做好演員這份工作的,任勞任怨,和這裏的工作人員都處得不錯。敏姐也放心了,不再天天跟著他,每天都是我和喬希寧兩人去片場。

我和他的關係到底和其他明星與助理的關係不太一樣,喬希寧並不會刻意讓我做事情,大多時間我都比較閑,隻跟劇組的場務接洽,拿到他們的時間安排表。

去攝影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沈欽言,我會跟他打招呼。他再忙,也會禮貌地跟我點點頭——所以我們算是真正的點頭之交。

我注意到,沈欽言十分勤勉,即便是沒有他的戲,他多半也會在現場,有時安靜地坐在一旁,有時和其他演員對戲。

他真的十分敬業。所以,人紅總是有理由的。

第二個周末,我目睹到他的一場戲,讓人印象頗深。

劇中的他對失憶的女主角產生了莫名的興趣,於是找到她的住所。他微微傾著身,叩門。

敲門明明是有聲音的,可是他做出來,就特別安靜。我偷偷瞥了一眼監視儀,明明是普通的二維畫麵,因為沈欽言的出現,居然呈現出一種浮雕感。

女主角宋亦涵躲在門口小心翼翼地看著他。

他說:“可以讓我進去嗎?”

她迷惑地搖頭。

他眼神更加柔和,開口時依然是那句,“請讓我進屋。”這一幕台詞隻有兩句,相似的台詞裏,感情的微妙變化連我這樣的外行人都能聽出來。

那天晚些時候,我聽到攝像師和導演說話:沈欽言最好的地方不是外表,而是姿態。如果姿態不妥,再好再美的形象也會失去它的光彩,讓人覺得難堪。他在電影裏的各種姿態總是恰如其分的。

難怪有人說,不論沈欽言演瘋子傻子還是天才,總有一堆人愛他。

喬希寧也和片場的工作人員漸漸熟悉起來,演技也勉強上了路。雖然他還偷偷跟我抱怨,諸如“在完美主義的導演重壓下,真難”“攝影師對我好挑剔”或者“抓不住人物形象怎麼辦”,但實際上他NG的次數倒是越來越少了,他至少並不比其他人更差。我想他大約有點領悟鄒導的意思了。

他最近的主要戲份都是和宋亦涵的對手戲——畢竟,是他把女主角撿回來的。

大抵是因為年紀相近,他們兩人相處很是和諧。

電影拍攝每天都有固定的鏡頭數,必須拍完才能結束,鄒小卿對每個鏡頭都很挑剔,差不多每天都會熬到淩晨三四點才能回家。

好容易結束拍攝後,已經是淩晨兩點了,我總算解放了,和喬希寧去攝影棚的車庫取車回家。

剛走到車庫,就看到了一臉挫敗的宋亦涵,她滿臉疲憊地衝著手機大吼:“你腦子是豆腐渣嗎?我怎麼會花錢養了你這笨蛋!你怎麼不去死一死?車子壞了都沒發現!”

我和喬希寧對視一眼,他跟我點頭。

我會意,走到駕駛座預熱汽車,一分鍾後喬希寧帶著宋亦涵朝我們的SUV走過來,拉開車門讓她上了後排。

喬希寧同她說:“不論是等助理來接或者讓劇組派車,都還有二十分鍾。”

而她累得簡直就要死過去了。

“可不是,”她咬牙切齒,“我那助理完全是頭蠢豬!”

作為本劇的女主角,這段時間她天天在片場待十五個小時以上,辛苦異常,情緒暴躁也是難免。

我忍住倦意,回過頭看她,“宋小姐,你住在哪裏?”

她說了小區名,我點頭,在導航儀中查找回程的最短線路。

喬希寧探身過來,拍我的肩,“既然這樣,我來開車,先送你回去,我再送宋小姐。”

我“咦”了一聲。

他指著屏幕上的路線圖,“看這幾條線路,你家最近。”

“也好。”

我坐到後排,低下頭取出手機忙著查了一陣子,把以後三天的事情安排妥當,告訴喬希寧,“這幾天的時間、行程安排表我已經發送到你手機中。”

他點點頭,說好。我又囑咐了他一些事情,比如“明天可以晚一點起床”“後天某張唱片製作人的生日我訂好了禮物”等等。

宋亦涵側頭看我一眼,歎口氣道:“要是我的助理能有你一半能幹就好了。”

喬希寧開著車,還很得意揚揚,“那是。我家杜梨是什麼人?”

宋亦涵“嗯”了一聲。

喬希寧說:“隻要在網絡上,沒有她做不到的事情。你不知道我花多少力氣才讓她成為我的助理,這還是她看在我們青梅竹馬的分上。”

難為這麼晚了他還可以說大話,我有氣無力地瞪了他一眼。

宋亦涵看我一眼,遲疑了一會兒,“你的電腦水平很厲害?”

我警惕地搖頭,隨口答:“勉強算是吧。”

好在她沒有問下去,身體微微靠著車窗,似是在打盹。大抵是因為剛剛發了脾氣,她懨懨靠著後座,精神不足的樣子。她是美女,眉宇中有股子靈氣——能被鄒導看中的演員,多半是姿容出色的。此時的她還上著妝,但也蓋不住那蒼白的膚色,反而有點楚楚可憐。

沒多久,車子拐彎進入了我所住的街道,我帶著一身的疲憊,回了家就躺倒在床上,電腦都不開了,倒頭就睡。

當時我十分疲倦,完全沒把這段小插曲放在心上,卻沒想到這是另一段故事的開頭。

故事開頭的第一幕,就是那條“喬希寧和宋亦涵同車夜歸”的八卦新聞。大抵說的是他們兩人在電影中有曖昧,電影外也動了情,眉來眼去開始了一段感情。這新聞看得我歎服不已——如果昨晚我沒在場,大概很可能就被記者生動的照片說服了。

敏姐大喜,“不錯!緋聞永遠是圈子裏最好的調劑。”她甚至和宋亦涵的經紀人商量了細節。

這樣無傷大雅的八卦新聞對誰都是一件好事。

不過緋聞歸緋聞,我在平時也發現,喬希寧與宋亦涵的關係比起與劇組其他演員的,的確更好。比如,喬希寧把自己所有的專輯都簽了名送給宋亦涵。

他跟我解釋,“她說很喜歡我的歌。說是有次情緒失落的時候聽到我的歌,覺得十分勵誌,精神振奮。”

喬希寧十分看重自己的音樂,更何況表示欣賞他的,是跟自己演對手戲的美女。

連鄒導都時常開他倆的玩笑,對他說:“選美冠軍都被你哄去了。”

我才發現這位導演冷幽默起來也很了不得。

製片人大笑,“鄒導果然不負‘電影圈內第一媒’的大名啊!”

我沒聽懂,於是勞煩敏姐給我解釋,“所謂的第一媒,是因為鄒導的劇組每次拍電影都會湊成一對夫妻的緣故,比如張睿和樂敏敏,陶方直和劉嘉穎……”

這倒是前所未聞,我忍不住大笑起來。

周末晚上我照例和大哥一起吃飯。

大哥現在一改工作狂的本性,能不加班就不加班,專注於培養感情,可見對這段感情的重視程度。唯一讓人覺得幽默的是,大哥和姚瑤在一起的時候,總會叫上我。

我問他:“怎麼老叫我吃飯?不怕我當電燈泡啊?”

他敲我的頭,“多嘴。”

姚瑤笑起來,“別介意,這也是我的意思。”

我眨眨眼看著她,有點意外。

我長這麼大,雖然沒談過戀愛,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這麼多年的所見所聞告訴我,熱戀中的情侶往往會避開熟人,不是大哥他們這樣的,不會在適合卿卿我我的時候還帶上個妹妹。

吃飯時大哥一貫是話不多的,姚瑤大概是當律師當久了,也很習慣傾聽,所以吃飯時往往是我在不停地說自己最近的見聞。雖然在攝影棚時我心裏總是抱怨連連,但我驚訝地發現,這些經曆倒是給我增加了不少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