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卷參照姬宮湦前世成熟模式,五十道客觀題,每道題由一名虎賁軍甲士負責批改,另一名羽林軍甲士在旁複核。
至於兩道主觀題,則由姬宮湦親自進行批改。
每道客觀題為一分,主觀題分別為十五分與三十五分,總分一百分。
六十分為合格,將會分派到各鄉閭,擔任屬寮差吏。
七十分為良好,可以分派到各郡縣,擔任屬寮差吏。
八十分為優秀,參加朝堂麵試,通過姬宮湦與在朝九公十三卿的共同考察,即可出任亭長、鄉士與裏正等職位。
九十分為天才,參加大殿麵試,由姬宮湦單獨進行考察,通過後將能出任郡尉、郡丞、縣令、縣尉、縣丞等要職。
至於滿分,則不會存在。
姬宮湦編撰試題時,設置四成簡單題目,三成普通題目,兩成中等題目,一成困難題目。
困難題目之中,涉及前世才有的某些學識,隻有真正的天才,才有可能解出。
即便真有的人將所有答案都寫對,姬宮湦在其主觀題亦會扣分。
原因無他,避免傲嬌者也!
若是出現錯題雷同或高度相似,會根據科舉現場記錄,從座位遠近、是否相識、可曾接觸等方麵進行研判。
如果判定作弊,將會傳喚涉事之人進行詢問。
念及是大周帝國首場科舉考試,勇於承認自己罪行的學子,此次便暫且輕饒,隻罰三載內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
倘若並非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卻參與到作弊之中,那便視為禍國殃民,輕則梟首示眾與罰沒家資,重則舉家株連蔓引。
……
科舉細則不斷完善,時間也隨即來到五月二十八日。
作為首場不記名模擬科舉考試,姬宮湦親自坐鎮,在主考官案台上,觀看學子蜂擁而至。
根據寺人尨拿到的彙總數據,截止昨日黃昏,報名大周帝國首場科舉的最後期限,成功報名的學子總計五千八百餘人。
年齡段以二十歲至二十五歲最多,其次為二十歲以下,接著才是二十五歲至三十歲,最後年歲越大人數越少。
最年長的學子已經年過七旬,最年輕的學子則隻有十二歲。
由於是首場不記名模擬科舉考試,幾乎所有成功報名的學子都會前來參加。
姬宮湦全程環視,確實看到彙總數據所說的稚嫩少年與耄耋老者。
對姬宮湦而言,這是好事,說明大周帝國深得人心。
雖然是不記名模擬科舉考試,但題目亦是姬宮湦親自編撰。
無數學子粗略瀏覽後,隨即紛紛抓耳撓腮。
姬宮湦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題目越難,選拔出人才的效率就會越高。
答案公布後,一眾學子隨即議論紛紛,有人恍然大悟,有人無法理解,還有人如癡如醉……
待到午時,正當姬宮湦打算離去,卻有長羽甲士匆忙來到身前。
念及考場人員混雜,姬宮湦當即移駕一旁的巡視站。
等到一切安排妥當後,姬宮湦才向長羽甲士示意。
長羽甲士當即控製好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