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長羽甲士回傳情報時,齊侯購已順利奪回齊國軍權,管莊則成功逃往濟北郡。
根據此前的預案,一旦齊國有變,姚地碼頭將成為中轉站。
管莊已經與齊侯購徹底撕破臉,正式叛出齊國。
為了表示對大周帝國的忠心,管莊向濟北郡布政使姬掘突提出三道申請。
第一道申請,隨管莊一同棄國而逃的親友家眷、心腹下屬與齊國甲士等,悉數入籍大周帝國。
管莊對此作出書麵承諾,表示將遵照大周帝國禮法,配合分散安置。
第二道申請,將其等駕駛過來的齊國海貨船,在外觀上進行簡單改造,使之成為大周帝國海貨船。
管莊雖然不熟悉造船之事,但是深知海貨船的重要性。
第三道申請,此次突發事件太過詭譎,應當家裏麵對思齊大夫延鬆進行調查。
管莊深度懷疑,思齊大夫延鬆已經叛變,應當立即讓邦諜探查清楚,否則極有可能導致齊國再度崛起。
麵對管莊的三道申請,濟北郡布政使姬掘突無權作出回應,按察使太子姬宜臼也不敢擅自決斷,唯有派長羽甲士匆忙上報。
長羽甲士奏報結束,內史伯朙當即拱手提議。
“啟稟大王,臣認為,可同意管莊申請。一來理當安置真心歸附者,二來改造海貨船可以節省成本,三來凡事應防範以為然。”
姬宮湦先是點頭回應,接著轉而望向屠慕。
“副謀師有何見解?”
屠慕道:“前兩道申請,確實應當同意。但最後一道申請,需要慎重考慮。”
姬宮湦問:“為何?”
屠慕答:“據臣所知,大王派遣延鬆前往齊國時,曾經給予其自行處事之權。此前延鬆一直為大周盡心戮力,未曾有過異心。”
姬宮湦笑道:“人是會變的,此前沒有,不代表如今沒有。”
屠慕道:“大王曾雲,聖賢曰,事出反常必有妖。現如今,副內史衛桐子仍以天子使者身份,在齊國都邑臨淄駐留。倘若延鬆真有異心,副內史衛桐子定然會遣人奏報。”
姬宮湦點點頭:“孤王也不相信,延鬆會背叛孤王。”
寺人尨問:“敢問大王,那該如何答複其等?”
姬宮湦簡單思索片刻,接著朝長羽甲士下令。
“傳孤王之命,著濟北郡布政使姬掘突,妥善安置隨同管莊前來的歸附者,同時命人送管莊至洛邑候命。”
長羽甲士正欲拱手領命,姬宮湦卻接著開口。
“齊國海貨船改造事宜,便交由濟北郡按察使太子姬宜臼負責。至於延鬆之事,則無需其等參與,孤王會另行安排。”
長羽甲士刻意等了十數息,見姬宮湦不再繼續下令,才鄭重拱手領命。
待長羽甲士走後,姬宮湦當即對寺人尨下令。
“告知副內史衛桐子及邦諜軍東海團,無論延鬆有何異動,均需按兵不動,必要時可以舍棄此前布局,整體撤走齊國。”
寺人尨有些猶豫:“大王,如此一來,便等同於放飛齊國。”
姬宮湦道:“孤王相信延鬆,正如孤王相信爾等。遙想當初,吾等對齊國毫無涉足,延鬆孤身一人前去,方有今日之布局。如今濟北郡已經設立,即便舍棄一切布局,亦不會影響孤王並合東海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