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自然是有講究的,但是觀眾不明白啊。
“我就不懂了,為什麼不做108個呢?”
“要我說幾遍,不要去質疑他!”
“不是,麻將就是108張牌啊……”
“???”
隨後楊梓江又做了一杆秤。
觀眾們漸漸開始暴躁,我可以不質疑你,但是你不能老是幹一些我看不懂的事,你至少得讓我明白你要做什麼吧。
也是,一會做鐵塊,一會做秤,誰看不迷糊啊。
楊梓江隨手拿起一個鐵塊充當秤砣,然後在秤的另一邊同樣放上一個鐵塊,在兩邊保持平衡以後用小刀在秤杆上做標記。
重複的動作做了100次。
眾所周知(大學生除外),利用杠杆原理,秤砣離秤杆提繩子的地方越近,代表物體越輕。
找到最近的那個標記,就代表那100個鐵塊裏麵所有的鐵塊重量都能夠通過銼刀銼掉部分重量,達到這個重量。
畢竟澆築進同一個模板裏麵的鐵塊,重量也會有細微差異。
通過楊梓江的這個方法,就獲得了100個重量一致的鐵塊。
隨後楊梓江又用重量一致的鐵塊製作了一個天平,保證兩邊同樣放上五十塊鐵塊的時候,天平是平衡的。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觀眾們終於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好家夥啊好家夥,合著主播是想統一度量衡啊?!”
“不對呀,我記得秦朝應該是青銅時期,為什麼主播以前不統一,非得等到現在呢?”
雖然觀眾們不知道楊梓江有係統,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發現楊梓江正在帶領這群人,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然後到鐵器時代,簡直就是一個文明演變的縮影。
畢竟觀眾們也追著這檔節目看了這麼久了不是。
好不容易把這些活忙完的楊梓江,抽空看了眼彈幕,難得與觀眾互動了一波。
“這位網友問得好,為什麼我以前不弄呢?因為以前用不上。”
網友們對此直呼內行,這話似乎什麼都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但是網友們的好奇心卻是被提起來了:“所以,你的意思是現在有用了,那你現在準備幹嘛呢?”
楊梓江笑了笑:“你們等會就知道了。”
觀眾不買賬啊,你好不容易跟我們互動幾句,咋能不把話說清楚呢:“話都聊到這了,你就告訴我們唄。”
“那可不行,我要是現在說了,你們還有興趣看下去麼?”
此話一出,頓時引來網友們一片謾罵。
“合著你把哥們都當翹嘴是吧,吊咱們胃口呢?”
“就是,就跟寫小說一樣,總是在章末一個事情說一半不說了,騙你看下一章一樣,你這種行徑和那些無良的小說作者有什麼區別?”
“對,我天天罵那些留鉤子的作者,我今天也要罵你!”
楊梓江才懶得搭理他們,自顧自的拿上天平、鐵塊、碳粉和海綿狀的鐵塊往窯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