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也許主播一隻眼睛近視,一隻眼睛老花吧(1 / 2)

當然,這些前提是你得知道製作過程。

所以楊梓江倒還是有些意外地看著手下說道:“沒想到你會的東西還挺多啊。”

“害,您就別誇我了,跟您比我還差得遠呢。”手下笑嘻嘻地恭維了一句。

楊梓江麵露狐疑,不過卻也沒有把心中的疑惑說出來,隻是淡淡說道:“這樣生產水泥還是太慢了。”

“尤其咱們以後的建設肯定會大量用到水泥,你看能不能再設計幾個機械,把這東西弄成流水線生產。”

手下點了點頭:“嗯,這倒不難,不過需要再給我點時間就可以了。”

“你加油幹,到時候我第一個給你蓋水泥房子。”楊梓江隨口說了一聲,便獨自從生產車間走了出來。

咖喱國的威亞斯,還有櫻花國的加藤小鷹,都是後麵替補加入節目的。

如果說是因為後麵導演組為了給自己增加難度倒也說得過去,或者說這兩個國家為了不在節目裏丟臉,特意派了牛逼的人報名參加,倒也能理解。

但是率先製作出蒸汽機的詹姆斯,還有眼前會做機械、會做水泥的手下……這些人似乎各個都不簡單。

雖然這樣會給節目增加更多看點,但楊梓江心裏總感覺有些不得勁。

放下心中的疑惑,楊梓江準備開始製作照相機。

雖然係統並沒有規定製作哪一款相機,係統給自己的知識庫裏麵也有多種照相機的製作方式。

而且從完成係統任務來說,越初代的照相機製作出來就越簡單。

但是初代照相機需要8個小時的曝光,才能在感光材料上成像,而且特別模糊。

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

雖然能夠拍出清晰的照片,但是曝光時間依然需要30分鍾。

這些都不適合拍人,誰家好人能夠保持一個姿勢30分鍾一動不動呀。

而蒸汽時代步入電氣時代之前,最先進的照相機為兩隻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

不僅如此,這個時期已經研發出了彩色照片,不過由於技術不成熟,所以楊梓江準備製作拍攝黑白照片的相機。

製作照相機可是一個複雜的工程。

首先第一個要解決的是鏡頭,不同曲率的鏡頭,折光率也不一樣。這是會影響到成像的關鍵。

而製作鏡頭首先就得製作玻璃。

其實玻璃的製作工藝很早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隻不過因為一直用不上,所以楊梓江也就沒有製作。

首先是準備矽砂。

矽砂也被稱為石英砂,是製作玻璃的主要材料。

想要製作透明玻璃片需要沒有鐵雜質的玻璃,因為鐵質的存在會造成玻璃呈綠色。

因為自然開采的石英砂裏麵含有鐵雜質,可添加少許二氧化錳抵消鐵質造成的著色效果。

不過石英砂楊梓江這邊可以自己開采,但是二氧化錳卻是弄不到。

不是楊梓江不會製作二氧化錳,而是目前所處的環境當中很多東西都找不到原材料,不具備生產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