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底片需要紙張無灰塵,所以楊梓江索性就直接重新製作了一些新的紙張,然後將其製作成合適的大小。
接下來就是將感光層塗抹在紙張上麵。
所謂的感光層就是由感光顆粒和感光劑組成。
感光顆粒就是銀鹽晶體形成的微小顆粒,它們能夠吸收光線並發生化學反應,感光劑是一種化學物質,能夠將光線轉化成可見的圖案。
當然,這些材料都需要節目組提供。
把這一步做完,其實膠片就算是初步做好了。
整個製作過程,楊梓江都是在晚上完成的,因為光線但凡強一點,膠片就要被曝光直接無法用了。
這樣的膠片隻是在被光影曝光後讓上麵的銀鹽發生變化,但尚且還不能形成圖像。
要顯現出圖像來,就需要在之後“洗照片”了。
做到這一步,觀眾們依舊看不出來楊梓江到底是在製作什麼。
“一會兒做放大鏡,一會兒拿兩張紙在那裏鼓搗半天,主播這是要做什麼?用放大鏡取火麼?”
“也有可能這是兩樣東西,鏡片和紙張並沒有任何關係。”
“那你說他在紙上麵塗那些東西是為了做什麼?”
“我覺得可能是以前做的紙太粗糙了,他想製作出更加柔順的衛生紙。”
“有道理,那麼糙的紙用來刮屁股,對痔瘡患者來說實在太不友好了。”
“……主播那張紙長寬也就三四厘米,你確定那是用來刮屁股的?”
彈幕瞬間沉默了,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就這麼小一張紙,怎麼可能用來刮屁股呢?
過了好一會兒,有人發送了一條彈幕,看樣子是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我明白了,在紙中間摳個洞,然後把手指穿過去刮屁股,這張紙是用來擦手的!”
“滾!”
……
將鏡頭和膠片做好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隻需要做出一個盒子,上麵能夠按照提前預定好的距離鑲嵌兩塊鏡片,然後將膠片藏在鏡片後麵,保持裏麵不會透光就行。
最後就是在鏡頭外麵製作一個機械式的快門,整個照相機就算是製作完成了。
不過此時係統並沒有提示完成任務,看樣子應該還要檢驗照片能否正常拍出來才行。
楊梓江拿著製作好的照相機,對潘岩說道:“把咱們村裏的所有人叫到一起,我給你們拍張照。”
“好的哥。”潘岩聽完就準備去叫人。
身體還沒完全轉過去便呆愣愣地轉了回來,看向楊梓江,一個字一個字地緩緩問道:“哥,你剛才說什麼?拍照?”
楊梓江把手裏的木盒拿出來晃了晃,笑著說道:“沒錯,你看我照相機都已經做好了。”
“哥!你太牛了,你怎麼什麼都會做?!”
潘岩被嚇得不輕,原本他做出那些蒸汽機反倒還好接受一些,畢竟在此之前,楊梓江就已經利用水力製作了紡車等木質機械。
所以製作蒸汽機這種機械還算是有跡可循。
但是這照相機做出來,完全是出乎他的預料的。
隻見潘岩一陣手舞足蹈後忽然以拳擊掌:“哦對,我現在就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