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試(1)(1 / 2)

等到進了臘月,沈寄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砍價買回了一打紅紙還有筆墨,每天白天趁有太陽的時候在屋裏寫對聯,晚上魏大娘給了她一個火爐,所以晚上也可以寫。這樣一天可以寫二三十幅。就從村裏開始賣起,八文錢一幅。

開始村人都以為是魏楹寫的,後來得知是沈寄寫的,再次對她刮目相看。讓因為擴招很長時間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沈寄很有成就感。

村裏賣出去一百八十多幅,因為比鎮上便宜兩文錢,而且字還寫得漂亮。隻有少數人家說不想買一個小丫頭寫的,寧可多花兩文錢去鎮上買。結果買回來,村裏人一對比,並不比沈寄寫的漂亮。

沈寄如今仿魏楹的字,有七分的火候了。魏楹回來見到也誇過一次說她有靈性,日後有機緣可以試著自己開創字體。沈寄對這個沒想法,她現在隻想掙錢。

待到趕集的時候,再把寫的另外十幅文雅一點的擺到地攤上賣,就賣十文,然後送一個‘出入平安’。這四個字是沈寄寫得最多,也最見風骨的。是用裁剩下的小幅紅字寫的,反正不用也浪費了。而且人的心理很奇怪,有搭送的小物件就很高興。

王二叔,何老幺等人見比自己買的多個‘出入平安’,就玩笑的說讓沈寄補上。沈寄想著反正家裏還有裁剩的紙,而且那四個字她現在寫得是又快又好,便爽快應下,讓他們回頭自己到魏家來取。

村裏人說也許魏家的風水好,出了魏楹這麼一個小才子不說,連買回去的丫頭都能被教成這樣。

沈寄連著三次趕集,賣出去兩百多幅對聯。到最後,甩著手腕說酸掉了。不過,這一次是五五分成,刨去開支,算下來她分得二千文,加上之前的將近一千文,她差不多有三千文了。

晚上沈寄數好錢照舊放回罐子裏,想著要去把那兩千文整的換成銀子才好。這樣方便儲放跟攜帶。不然,重死了。

她的錢是挖了個洞埋在床底下,不過估計旁人也想不到她攢了將近三兩銀子,要偷也是去偷魏大娘。就是不知道她的銀子藏在什麼地方了。魏大娘也要去把銅板換成銀子,這樣魏楹上路的時候方便攜帶,沈寄就托了她幫自己一起換了。

過年那段時間,沈寄注意到魏楹房裏的燈總是要亮到很晚很晚,起夜回來嘀咕一句真刻苦便接著睡。過年不用做什麼去趕集賣,她便把心思花在給魏楹做飯上。肉眼可見,魏楹這麼刻苦不但沒瘦,反而長胖了一點。魏大娘對此很是欣慰。

正月十五過後,魏楹又要去書院了。還有兩個多月就要下場了,有些同窗譬如胡胖子已經不去書院了,在家由請來的先生開小灶。魏家還請不起,魏楹也沒有接受胡胖子的邀請去胡家。他不願意輕易欠人情,而且書院的裴先生他覺得學問很不錯,書院還有很多藏書可以借閱。再一個月就要動身去州府了。並不是等到考試的時候才去,要先去,最好能租一個屋子溫書,然後和其他的學子一起討論,能夠去拜訪一下當地有名學者得到指點就更好了。